外贸在逆境中寻求突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11:1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1年的中国外贸形势进一步印证了同期世界经济增幅放缓的局面。如今已进入2012年第二个月,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进出口贸易依然低迷,新出口订单指数、进口指数已连续4个月低于50%,1月份数据更是双双回落到46.9%。这意味着外部环境对中国外贸的影响依旧不容乐观。
2012年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依然低迷、脆弱和不稳定。1月2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3%,较2011年增幅继续放缓。
当然,前途也不是一片黑暗。从最新数据看,美国经济已显示改善迹象(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语);欧元区“最糟糕的时刻”已经过去(欧央行行长语);欧盟已“走出谷底”,欧债危机“正在减缓”(法国总统萨科齐语);而日本灾后重建对其经济的带动将继续显现。与此同时,随着欧盟25国同意签署“财政契约”,压在欧盟和世界经济身上的一块大石头似乎开始松动,市场信心有望恢复。另外,美国等大国今年面临总统大选,这也将令其领导者们不能无所作为,他们将会极度关注现实的经济业绩,并会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巩固。因此,预计2012年世界经济表现会呈现前低后高的增长态势,特别是美国经济可能没有那么悲观。
就中美贸易而言,2011年美国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出口、第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的地位。因此,中美贸易关系对中国来说依然是最重要的。然而,2012年中美贸易关系也许是最为困难,并且是矛盾和纠结不断的一年。因为2012年是美国大选年,台上和台下的领导者首先要取悦选民,增加就业机会,减少税收;其次依旧会拿中美贸易不平衡说事,依旧对人民币汇率等问题发难,因为他们手中的牌有限。尽管美国经济有望好转,但依然无法摆脱疲态,而且可能呈现常态化。预测数据显示,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12年~2015年间的平均增长率将仅为2.2%。这不仅明显低于上世纪90年代的平均增长率(3.2%),也逊于危机前的10年平均增长率(2.7%)。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其最新发布的国情咨文讲话中,对中国已发出警告,保证将把海外就业岗位吸引回美国,同时建立一个针对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的特别执法部门。人民币汇率问题也是中美贸易关系绕不过的话题。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去年11月发表的定期研究报告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然低估24%,该数据屡屡被美国政府引用。
而IMF也在研究建立供未来使用的新的人民币汇率评估方法,3月份WTO就汇率与贸易将进行专家辩论会。相关评估结果和研究结论,有可能为有关国家政治施压中国,披上所谓客观学术的外衣。
就中欧贸易而言,2011年欧元区(13国)为中国第二大进、出口市场,双边贸易增速明显放缓。其中,中国对欧元区出口增长14.1%,低于中国平均出口增速;自欧元区进口增长率为24.8%,增幅较上年下降6个百分点;中方录得贸易顺差855.5亿美元,规模较2010年下降2.7%。但同期中国与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贸易出现163.3亿美元逆差。对于2012年的欧洲经济,目前普遍预计轻度衰退似乎不可避免。其中,IMF预计欧元区经济下降幅度为0.5%。更有观点认为,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相比,目前欧债危机不是一代人能够解决的问题,此次危机将更大、更持久。无论上述预测是否过度悲观,但2012年中国对欧出口增加应当没有什么指望,只是增幅下降多少的问题。已有数据显示,欧债危机的影响已经全面波及新兴国家。1月份韩国对欧洲出口下滑了44.8%;印度和巴西的数据也相当不景气。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第一,既然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被证明对衰退的全球经济是一个主要引擎,既然西方经济复苏已无法绕开中国,那么中国应当抓住在全球影响力提高的机会,让世界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已不仅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它已牵涉到全球经济。那些抑制、遏制或诬蔑中国经济发展的行为都是不负责任的,只能害人害己。那些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和自顾自的单边贸易政策都应减少或避免。另外,面对全球经济的困难局面,中国政府应在国际舞台呼吁世界各国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提高信心,以及进一步增强互信和政策协调配合。只有建立和平、和谐、合作发展的国际环境,各国才能共同受益。
第二,国内政策方面。无论外部环境多么困难和复杂,鼓励出口仍然应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是巩固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地位的要求,也是国内就业的需要,同样也是国内企业国际化发展、核心竞争力提高的体现。在进口方面,扩大进口固然可以平抑贸易失衡方面的压力,但把握好鼓励进口的政策取向非常重要。盲目鼓励或扩大低端产品、垃圾产品进口,得不偿失。另外,人民币汇率问题仍是2012年中国避不开的话题,与其不断打“口水战”,不如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时间表和步骤采取实质性措施,如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制定资本项下汇率自由兑换的时间表、进一步放松外汇管制等等。
(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林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