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黄孟复解读民营经济态势:机遇大于挑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20:04 来源: 《中关村》

  日前,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就“2012年中国民营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做出解读——“宏观经济政策正在进行微妙调整,但大局不变,对民企来说“机遇大于挑战”。黄孟复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正在进一步扩散,经济下行态势明显增大,世界各国的经济都不同程度陷入困境。中国经济发展提出“稳中求进”的方针,“稳”就是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不再追求高速;“进”则意谓必将有新的政策支撑。“稳中求进”是经济发展基本面没有发生大变化的主动调整。黄孟复忠告要注重防止经济发展的“两大风险”。一是“金融业成暴利行业”。据2011年上半年的统计显示,在国内的上市企业中,金融业的利润超过所有上市企业利润总和的50%。金融业过分逐利让实体经济不堪重负。二是“垄断行业暴利”伤民。有数据显示,民企500强的利润总和还不如中石油、中石化。过度垄断,缺乏市场竞争,很难实现企业价值,更无益于平抑物价。黄孟复在谈到2012年的发展“机遇”时,特别看好“西部地区机会更多”。“进”字,尤其体现在西部,未来相关的政策优惠和生产要素都将逐步向西部倾斜。黄孟复认为,对民企而言,在市场适应性及机制灵活性上已经具备了新的优势,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基调已然明确,对民营经济来说,只要掌握好政策导向,在2012年的发展中将占尽优势。近日又传来好消息,温总理说:银行应该看得远一些,银行利润要建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金融机构要同企业更好地联系,金融家应当是企业家,不能把企业当成“唐僧肉”,应该是伙伴关系。惟有如是,才能让“中国要有‘乔布斯’,要有像‘苹果’一样占领世界市场的产品”的愿景成为现实。

  厉以宁教授建言“为民企纾难金融政策应量身定做”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一直以来十分关心民营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作为中国民营企业CEO高级研修班教务委员会主任,他在日前的演讲中,提出“解决民企困难金融政策应量身定做”的建言,引起业界高度关注。厉以宁高度概括了民企普遍存在的“六大困难”,主要是:成本上升,汇率升值,订单减少,贷款困难,税负过重,投资无路等。厉以宁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涉及到当前的货币政策,“从来没见过哪一个国家一个月提高一次存款准备金率”。发达的货币经济是货币流通的前提,“中国不是这样,货币流通渠道不那么畅通,而且由农业转到工业社会,农业进入市场后什么都需要货币,所以货币量增大了。把货币流通量回归到正常水平,实际上就是紧缩”。如何用金融方式解决企业困难?厉以宁教授强调,最重要的是把思路打开,一定要把金融问题看成是解决技术创新方面困难的重要点。银行不愿意把钱贷给中小企业,是因为中小企业账目不规范,但是可以用风险贷款来权衡,利率高一点就可以了。现在的中国金融机构“没有沉下去,还是浮在表面”。“货币政策大起大落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后遗症是严重的”。“货币政策应该稳健并适度宽松,重在微调”。“中国的货币流通量比一般发达市场国家大,自然适当宽松点好。重在微调,大升大降容易出问题”。厉以宁特别强调:对民营企业来讲,金融服务项目要量身定做,跟到裁缝店做衣服一样,专门做。小微企业、中小企业、农村作坊等,都应因服务对象而异,量体裁衣。这就是制定政策和解决问题,有的放矢,因地制宜。

  “民企教父”柳传志为民企布道“在生存中求发展”

  柳传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首批“教父级”人物,经过30多年的打拼,再创奇迹,获得企业家终身成就奖,名垂青史,用业界同行的话说,“柳坐在那里,就是一种神话。”“柳氏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已然成为创业者的座右铭。最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在过去的三年里,柳传志不仅有序谋划了联想事业的传承,他还成功地将联想控股转变为一家真正的民营企业”。从“出身论”来讲,说柳传志乃“民企教父”是实至名归。柳传志既是一个“仰望星空”的理想者,更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他纵论社会的本质问题,语重心长地呼吁,“中国经济要继续发展的话,不仅要进行经济改革,更需政治、社会和文化的改革”。他针对当前中国民营经济的困境,实事求是地指出,“世界的经济形势在发生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的时候甚至和政治形势联系在一起,民企完全没法控制。因之中国的民营企业,第一需要生存,第二需要发展。在生存中要尽量努力地对未来做出预测,远的地方可以虚一点,但对一两年内的中国经济发生什么变化要进行了解,然后制定出正确的战略,随时准备调整。”柳传志的“退休之举”不在“休”,而在于进行新的尝试——“在看空中国的声音中,联想控股大手笔投资实业领域,试图在混沌的中国商业界复制自己和联想的传奇。”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民企教父”新奇迹的诞生。

  民营科技企业家雷军煲出“小米”浓香的“人情味”

  雷军是名副其实的民营科技企业家,少年得志,靠开发软件成为百万富翁。1992年加盟金山软件,后出任首席执行官,历经“九年之痒”而卸任,闯荡IT江湖,先凡客,后优视,终于在2010年4月成立“小米科技”,自任董事长兼CEO。不惑之年再创业,竟然创出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小米”手机“37小时售罄40万台”,上市一周就被摩根斯坦利评为第九大手机品牌,第一大国产品牌;预计2012年的销售额将达50亿元!玩酷手机让雷军“灵魂出窍”,十几年来竟然用过70部手机,“玩酷”中萌生一个梦想——想为发烧友造一款颠覆性的移动互联网手机。雷军自云,“创新就是做他人没做过的事。做这样的事99%会失败,因之内心又相当忐忑。”雷军是性情中人,成立“小米”公司之初,他完全有能力“独资”,但他把希望让给众人。“小米”公司一个研究生毕业初踏社会的女孩,把家中的股票都卖掉,笑言“把嫁妆钱都拿出来了,从此嫁给了‘小米’”。有这样倾情的职工,雷军更感到肩头的压力。为了寻求世界上一流的元器件供应商,笑对冷漠,再三上门求助;冒着“核辐射的危险”成为震后第一个到访夏普的客户,以真诚赢得客商的信任。雷军在“小米”手机开发期间,每天与“米粉”互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在“小米”横空出世供不应求之时,雷军宣布,“小米”定价1999元,行家明白,这是“不依靠硬件盈利”的决策。雷军还承诺,“小米”3到5年内不想盈利,博得“米丝”的喝彩声。雷军所为,“煲出‘小米’浓香的‘人情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