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聚焦海淀北部高新区:重大项目拉动产业升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20:05 来源: 《中关村》

  —— 实创股份2011年建设与发展之路

  Focus on Northern Haidian High-tech Zone

  文 本刊记者 程桔华

  在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2011年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兑现大会”上,海淀区区长隋振江表示,海淀区将在优化软环境建设的同时,加强基础环境建设,加大北部产业聚集区开发力度。而根据海淀区关于北部地区的规划,“到2020年,北部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产值过万亿、人口百万的科技创新基地,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典型地区和生态环境一流的城市发展新区。”这也是海淀北部区域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

  In the congress of implementing policy to support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Z-park core area, Mayor Sui Zhenjiang of Haidian district said"Besides the sof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Haidian will strengthen the basic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and will intensify efforts to strengthen development of northern areas." And as a plan,by 2020, northern Haidian will build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 with world influence, output value over one trillion,a population of millions.It will aslo be a typical area of rural and urban combination development and a new urban district with the first-clas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壬辰龙年的钟声刚刚敲响,神州大地正沉浸在一片祥和的节日氛围中。每当辞旧迎新之际,总有那么一种思绪令人心潮澎湃。这种思绪会因你所在的城市而有所不同。如果你是在中国的首都北京,除了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外,还有一个地方,会让你感到心旷神怡。尽管此时的北京依然寒冷,但是如果你驾车从北京八达岭高速下来,然后沿着北清路往西一直行驶,在路的两侧你会惊奇地发现一片片别致的建筑群,它们既古色古香,又现代时尚。细心的你也许还会发现,在路的两侧,实创股份打出的巨幅广告是那么的喜庆而温暖人心:“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似乎一下子驱走了那股寒气。

  这一片片建筑群,镌刻着一串串熟悉的名字:大唐电信、中国航天、中国船舶、北斗星通、用友软件、华为、安泰科技……这里是中关村永丰产业基地,以及中关村翠湖科技园。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对中国尤其是中国企业来说意义非凡。站在新的起跑线上,中国企业的创新使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无论是经济结构的调整,还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中国企业永远是这个舞台的主角。而在被称之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2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所展现的那股自主创新的活力,足以点燃每个怀揣创业梦想者的激情。截至2011年底,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超过1.9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0%。体现技术创新能力的研发投入、专利申请和授权数同比增长超过20%

  在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区,这种自主创新的活力尤为强烈。仅以地处海淀区北部新区的中关村翠湖科技园及永丰基地为例,截至2011年底,园区共有386家企业入驻,实现总收入约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上缴税收总额30亿元,比上年增长20%;从业人数约5万人。如果将镜头再缩小,聚焦在中关村翠湖科技园的科技企业加速器上,我们会发现更为惊喜的画面:截至2011年底,在已建成的28.29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加速器里,共有约200家入驻企业,实现总收入115亿元,平均产出强度为4亿元/万平方米。在科技企业加速器之原动力空间二期的某些企业独栋,如泽华化工与海兰信,平均产出强度达到6.7亿元/万平方米。用中关村翠湖科技园的开发建设单位实创股份负责人的话说,这是一种“神力”,实现了“钻石效应”。

  2010年重组后,实创股份坚持以“智慧翠湖、生态翠湖、人文翠湖”为规划建设理念,将中关村翠湖科技园打造成为“科技创新引领、高端产业聚集、绿色生态示范、人文交互共生”于一体的国际一流绿色科技园区,为中关村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着力量。凭借独特的区位、资源、环境优势,中关村翠湖科技园吸引了大批行业领军企业入驻。截至2011年底,总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共有51家。其中,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1家,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7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创股份坚持以科技企业加速器为载体,努力打造产业促进服务体系。比如,成立科技加速器俱乐部,通过政策讲解、企业家对话、金融对接等促进加速器企业间、加速器企业与大型企业及政府之间交流;建设中关村先进功能材料公共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和电磁屏蔽技术支持平台,利用大型骨干企业的优势资源为入驻加速器的企业提供产品材料测试、解决方案等技术服务;搭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平台,介绍国家相关行业的政策规定,帮助企业获得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的支持,为入驻企业申请政府专项资金支持提供辅导、初审等服务;搭建规模化融资平台,与海淀资本中心、北京海迪创新技术资产投资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建设专业服务联盟,引入30多家财务、金融、法律、人才等机构为加速器企业服务。科技企业加速器的建设与运营,不仅为快速成长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同时也为实创股份保持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2012年,是实创股份发展的关键之年,公司将深入贯彻北京市和海淀区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重要决策,坚持创新驱动、高端引领的发展模式,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优化发展环境的建设原则,按照培育潜力企业、聚焦创新产业、形成高端集群的产业促进工作思路,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和高科技产业做强做大的环境,坚持不懈地推进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创新资源进一步集聚,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为顺利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端产业内生聚集效应

  2011年是实创股份招商工作取得丰收之年,其中7月份就有25家企业签约入驻。新落户的25家企业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预计达产后将实现总收入240亿元以上。

  这25家入驻企业中,有16家从事电子信息行业,5家从事能源环保和新材料行业,4家从事生物医药和航天信息行业,均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它们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25家入驻企业中,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上市企业4家;列入“十百千工程”的企业4家;软件认定企业5家;列入海淀区创新企业的6家;列入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即G20工程)的企业1家。这些高成长企业和高端项目的落地,有助于快速提升海淀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经济规模体量,有助于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高端集群。

  例如,生物医药行业的先声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研发、销售为一体,拥有 7家通过GMP认证的现代化药品生产企业,2家全国性的药品营销企业,1家药物研究院,员工近 4000 人的新型药业集团。2007年4月20日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中国内地第1家在纽交所上市的化学生物医药公司。达产后先声药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税收超过11亿,其中有超过5亿的税收将由北京总部下属子公司产生。

  此外,生物医药行业的北京纳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将在翠湖科技园建设国际一流的实用性医疗内植入物产品研发基地、国内最先进的骨科产品生产基地,及具有国际水平的骨科医疗技术推广与服务中心,该公司2011年总收入约23亿元。

  在新材料行业,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安泰科技、航材院、北科院等,还引进了专业生产钕铁硼永磁产品的北京鼎臣世纪高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几十项实用新型专利,产品100%出口到世界一流企业,历年累计利税总额超过1.3亿。

  在能源环保行业,专业从事环境技术研究和提供污染防治系统解决方案的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从美国引进HDPE膜防渗技术的企业,是中国领先的环境工程系统服务提供商,已为国内外数百项工程项目提供专业服务,曾获得中国市政工程金杯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国家级最高奖项。

  谱尼测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综合性检测集团,服务网络遍及全球,检测报告得到美国、英国、德国等62个国家和地区互认,具有国际公信力。2007年至2010年连续4年荣膺德勤“高科技、高成长亚太500强”。

  在最有代表性的电子信息行业,实创股份已经产生集聚效应。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千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相继入驻。

  中国轨道交通行业唯一的机车车辆多专业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轨道交通机车车辆、高速动车组和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在运用、检修、制造和引进工作中的重大、综合、关键性技术问题的专业理论和长远课题研究,进行相关核心系统的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工作,承担机车车辆整车、动车组性能试验以及提速、高速、重载、城轨交通领域相关科学研究和安全评估试验工作,形成牵引、制动、安全、减振和综合试验五大核心产业,2011年总收入约40亿元。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微电子、软件、终端、接入、通信应用与服务等领域的产品开发与销售,是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产业高科技骨干企业。 2000年,公司成为科技部首批公布的16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之一;2001年,在《福布斯》杂志“全球最佳小公司”评选中,名列中国内地企业第三位;2002年,入选“中国最受尊敬企业50强”。

  北京千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交通信息化领域唯一一家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资本市场的高科技公司。千方集团以GIS为核心技术,致力于成为中国最优秀的交通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最优秀的交通信息服务运营商,销售与服务网络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2011年总收入约19亿元。

  2011年是实创股份收获的一年,也是其所属园区繁忙的一年。北斗产业园项目、用友管理软件开发基地项目、航天电子产业化基地项目、国核电力研究院总部及科研楼项目、中国人寿研发中心二期项目、华为研发中心四期项目、中国农业银行北方数据中心项目、国家开发银行金融后台项目等等10多个重大产业项目于2011年上半年陆续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逾百亿元。截至2011年底,园区累计开复竣工面积达到372.48万平方米。

  根据规划,到2020年,实创股份公司所属园区将实现总收入5000亿元,实现总税收达580亿元,从业人员将达到35万人。届时,这里将成为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的聚集和培育基地、生产科研相结合的示范基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辐射基地。

  整个“十二五”期间,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将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路,实现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的新跨越,着力提高产业竞争力、自主创新力、国际影响力和环境承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带动能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实现创新引领发展。

  重大项目拉动产业升级

  2011年,实创股份所属园区围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北部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建设,已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通信产业为龙头,带动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共同发展的“一带多”模式格局,聚集了大批高端产业和总部基地。

  在2011年6月,中国南方工业研究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中国普天科技创新园、北京东方中科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家企业的重大产业化项目落户翠湖科技园。4家签约企业占地258.15亩,规划建筑面积约26.4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50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总收入超过100亿元,税收近5亿元。

  隶属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公司的中国南方工业研究院,近年来承担了国家863项目2项,国防973项目1项,获得重大科技成果奖5项,申报国防专利42项。在系统集成领域和激光技术领域具有很强的行业影响力,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大型系统综合设计与集成和激光技术研发单位之一。中国南方工业研究院的光纤激光技术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地位,开发的光纤激光器比传统的固体激光器或化学激光器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光束质量高的优点,在工业加工、医疗设备、排爆装备、信息探测等方面具有重大应用前景。中国南方工业研究院军民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成后,将实现总收入8亿元,上缴税费1.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400个。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项目主要从事机械装备研发与制造相关产业技术前瞻性、共性技术研究,以及与新材料、新能源、再制造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性技术研究,为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综合性工业集团,推进我国机械工业乃至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奠定基石。该项目将积极打造机械工业领域的国家科技计划对接平台、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和交流平台,以及集团外部各种科技资源平台,引进各类科研技术人才500多人。

  中国普天集团始终发挥着通信制造国家队和主力军的重要作用。普天TD-SCDMA系统设备在中国移动3G网络实现规模应用并率先出口欧洲;智能卡业务连续多年保持中国第一、全球第五的产业实力;主导推动中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DTMB)率先在海外成功落地;集成创新“三网融合”互动业务管理平台以及新媒体资产运营管理系统;出色完成金融、物流、智能交通等多个行业的信息化应用重大项目;开发建成国内首套纯电动轿车动力电池自动快换系统,弥补了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的空白点,并构建了面向电动汽车的能源供给运营服务体系。

  中国普天科技创新园主要包含“宽带集群创新园”和“电动汽车能源供给网络工程研究中心”两个项目。“宽带集群创新园”项目专注开发国际领先的新一代高性能无线宽带集群专网产品和无线宽带专网整体解决方案,探索国家重大专项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无线宽带集群专网产品创新研发、中试、产业孵化和技术转移服务一体化研发产业基地。“电动汽车能源供给网络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将作为中国普天新能源汽车能源供给网络及相关零部件技术与产品的开发中心和试验基地;作为中国普天新能源汽车能源供给试验网络的运行管理中心和全国运营管理网络的大型数据资源中心,为分布于全国的各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换电设施的业务运行,规模应用提供远程技术支持和网络化配套服务,承担全国运营的计费和结算及数据资源中心和网络管理中心的重要功能。

  “宽带集群创新园”项目建成后预计增加企业收入10亿元,上缴税收6800万元,新增各类就业岗位500个。“电动汽车能源供给网络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实施后,预计支撑企业运营服务100亿元营销规模,上缴税收近亿元,解决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就业岗位1500个,带动产业链发展,间接增加就业岗位近5000个。

  中科院北京东方中科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学院国资体系和世界五百强ORIX集团的合资企业,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测试测量领域最领先的综合服务商。中科院北京东方中科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用于建设“运营和技术研发服务中心”。该项目完全建成后,将全面提升公司综合技术服务的技术水平,从而大幅度提升公司的营业额和毛利率,建成后当年营业额预计达到8亿元人民币,上缴财政税额超过4000万元,新增就业人员250人(其中高技术专业人员200人左右)左右。

  通过不断完善上下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实创股份已经初步形成五大产业板块格局。即以用友软件、航天电子、大唐电信、神舟软件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安泰科技、钢研高纳、航材院、百慕航材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中联煤层气、光大环保、国核电力规划设计院为代表的能源环保产业;以华为、佳讯飞鸿、中科海讯为代表的网络通信产业;以中国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北京数据中心、中国农业银行北方数据中心、国家开发银行数据中心、建设银行北京生产基地、阳光保险集团研发中心为代表的科技金融产业。

  华为研发中心项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研发人员将达到1.8万人,2011年产值115亿元,税收5亿元;中国人寿北京研发中心项目建成后员工人数将增至近8000人,第一年可形成2亿元的经营收入,5年后,年增长率将保持在10%的水平;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产业基地建成后,预计产值40亿元,上缴税收2亿元,从业人员800人,对于整合国内外核电产业和技术资源,集聚国内外能源高端人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带动园区能源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北京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我国核电自主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中科院计算所“龙芯产业园”建成后,预计研发人员到位4500人,主要支持研发基于龙芯芯片的台式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未来将达到年产值20亿元;佳讯飞鸿项目建成后,从业人员150人,预计将实现年产值3亿元左右,税收3500万元。

  中国农业银行北方数据中心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支持农行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后台基地,就业人数预计达到5000人左右,全年将向海淀区上缴不低于 6500万元个人所得税;国家开发银行总行金融后台项目的建成,将满足总行金融后台对容量、负载、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满足现有IT系统运行需求,满足今后10-15年国家开发银行发展对数据中心的要求;建设银行北京生产基地和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全国处理中心也都将带来广大的就业机会。

  用友软件ERP-NC管理软件研发基地的建成将为软件行业的学术交流与研讨,行业成果的发布及展示提供良好的场所,并对用友公司在巩固作为中国最大的管理软件供应商的地位、后备研发人员培训及公司未来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安泰科技LED半导体配套难熔材料制品、高端粉末冶金制品、高性能纳米晶超薄带及制品产业化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税收1.2亿元,将有近900人进入办公;

  大唐电信科研中心软件、新媒体、RFID、MEMS项目建成后,预计形成年产值35亿元,实现利润近2.4亿元,安排5400余人就业;

  铁科院科技创新基地建成后在实创园区的生产总值将突破60亿元,预计利税总额将突破6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00人左右;

  航空材料园先进铸造高温合金暨母合金、粉末高温合金制件、燃气轮机高温部件产业化项目建成后预计产值20亿元,上缴税收1.8亿元,从业人员900人;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导航产业基地建成后,企业从业人员将达到1000人,收入可达到10亿元,折合每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收入约4.3亿元;

  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口服固体制剂15亿粒的生产规模,实现年销售额15亿元,上缴税收1亿元,从业人员500人。

  中关村壹号由实创股份所属永丰产业基地开发建设,建成后,服务大中型企业总部以及快速成长的中小型企业,中关村壹号将打造成为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展示窗口,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产业聚集区的标志性建筑群,北清路沿线高科技聚集带的新地标,建成后将吸引300家科技企业,就业人数3万人,入驻企业总收入500亿元,实现税收40亿元;

  未来,海淀北部地区将重点打造新材料产业区、能源环保产业区、电子信息产业区、科技金融产业区、生物医药产业区和国际商务区。

  海淀北部地区

  凝聚科技之光

  发展产业必须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中关村翠湖科技园统筹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企业,建立良性生态循环机制,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走上了一条集约高效、低能耗、高附加值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入驻科技企业加速器的北京绿伞化学有限公司以创新的技术,生产的绿伞洗衣液,同样达到A级去污标准,绿伞洗衣液使用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仅为12%,而同行至少需要达到25%。这意味着绿伞公司在能源消耗方面比同行至少节约50%。而先进的抗再沉积技术,使得洗衣过程只需要漂水一次就很干净,这又意味着,如果北京市每个家庭都使用绿伞洗衣液,那么北京就不用南水北调了。

  同样入驻科技企业加速器的索英电气公司,凭借自主创新的并网逆变技术,研发的新产品获得全球网络能源老大艾默生的认可。GE、华为、中兴、比亚迪、台达、长虹、TCL、康佳、雅达等一大批全球知名企业在节能转换装置的应用上都选择了索英电气的产品。作为这个领域的全球老大,索英电气每年可为客户企业减少高达8000多万度的电力开销,相当于每年减排8万多吨CO2。

  坐落在永丰基地的安方高科公司,则在电磁安全领域默默耕耘,凭借创新的无辐射技术,在防辐射服和绿色家电市场迅速崛起。其生产的防辐射T恤,能屏蔽掉97%以上的电磁辐射能量。

  这类企业,在北部产业聚集区还有很多。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节约和再生利用为突破口,中关村翠湖科技园大力引进、发展循环型工业,推行清洁生产,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企业排出的废水,热电厂排出的废热,都成了名副其实的可再生能源。

  北部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正在用实践诠释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未来,在北部产业聚集区,人们不仅可以率先体验最前沿的科技创新成果,还可以在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建筑里办公,乘坐智能绿色的微型“小巴”出行,在颇具特色的“城市客厅”里喝咖啡……科技、生态、人文水乳交融,在这里汇聚成一首“山自然、水自由、人自在、情自得”的交响曲。

  根据规划,在北部产业聚集区内将打造一系列示范工程。其中,包括体现了绿色环保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和人工湿地水循环处理系统。园区通过引进路面和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初期雨水弃流系统、塑料模块雨水储存系统、无动力雨水净化系统、渗排一体化雨水储存系统以及雨水渗透系统等先进技术,有效地降低市政管网排水压力,水资源回补地下水,从而改善园区生态环境。

  别致的Bingo智慧大道特色街区建成后,园区将化身“城市客厅”,人们不仅可以通过路旁的人文雕塑,了解中关村翠湖科技园的历史、发展、未来,还可以沿着临河小路,到主体餐厅、酒吧、书屋及观景平台或坐或站,享受自然。

  另外,在中关村翠湖科技园还将先期建设5000平方米的人工合成湿地。这里有湿地植物284种,湿地鸟类126种。

  在交通出行方面,为了解决海淀山后与市中心区南北贯通问题,京新高速(北五环至北清路段)已经开通,上庄路南延道路工程(含西山隧道)已经公示;在医疗资源方面,未来,在西北旺镇将引入北医三院,在苏家坨镇引入西苑医院;在教育资源方面,中关村三小、清华附中、101中学等名校已经入驻海淀北部,未来10年,海淀北部将新增55所中小学、幼儿园,均由名校承办,教育质量有望达到南部水平;在解决园区职工住宿方面,环保园C02公租房项目2012年内即可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将解决约5000人的居住问题。

  10年后,这里将成为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的聚集和培育基地、生产科研相结合的示范基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辐射基地。独居特色的专业科技园区,以金融、文化、环保、通信等类型企业与产业将作为核心区的特色产业,聚集各领域的资源优势,为相关产业链中的研发、中试和生产机构与企业提供创新、孵化和发展。

  科学规划保障有序进展

  实创股份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西北部,是海淀北部地区规划的三个主要功能组团之一。园区东临上庄西路,西临六环路,南至京密引水渠,北至翠湖南路,覆盖了原中关村环保园和中关村创新园两个科技园区,其规划占地面积1873公顷,建筑面积1200万平方米。

  按照海淀区委区政府“3年基本,5年完成”的总体开发进度计划,中关村翠湖科技园预计用3年时间实现全部供地的目标,即1年内完成腾退拆迁,实现部分供地;2年内完成征地及手续办理,实现大部分供地;3年内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部供地。

  区域专家表示,按照北京市打造南北两个产业聚集区的规划,未来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聚集区将成为加速发展的重点区域。而海淀区显然希望通过发挥实创股份高端产业示范引领的作用,用10年左右时间把北部产业园区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引领、高端产业聚集、绿色生态示范、人文交互共生的国际一流高端产业聚集区。

  2010年4月,海淀区正式提出了海淀北部地区的有关规划调整工作,规划在海淀北部区域构建“一心、一带、多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其中,“一心”是指以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核心,并与产业带融合发展的科技绿心;“一带”是指沿北清路轴向发展的产业聚集带;“多组团”是指为产业功能区提供配套服务,并用以解决农民搬迁安置和部分职工平衡的多个功能组团。

  按照海淀北部规划图,海淀北部新区将重点打造“永丰、稻香湖、上庄”三大产业组团,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信息通信、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五大产业板块,形成与昌平产业园区对接东西、融合南北的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同时把大量优质的城市资源引入北部,使之成为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的新城。

  “到2020年,北部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产值过万亿、人口百万的科技创新基地,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典型地区和生态环境一流的城市发展新区。”这是海淀北部区域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

  在政策的支持之下,海淀北部正以新的姿态、新的速度构筑着新的产业格局,同时,在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的带动下,海淀北部新区已经蜕变成科技创新集中、环境优美、人文环境高尚、能够吸纳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城市科技新区。

  良好的创新氛围、优越的区位条件、科学的产业定位,专业化的园区开发建设团队,这些有利的要素汇聚于翠湖科技园,预示了一个趋势:未来的中关村翠湖科技园将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创新思想最活跃、创新体系最完善、创新成果最显著、创新环境最优美的地区,成为带动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乃至北京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为全国高新区的发展起到创新示范作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