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音之舞:以舞会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7 00:23 来源: 《新领军》杂志

  用灵活性抓住市场空白,用服务吸引学员,用分享留住人才,用标准化吸引投资者,音之舞在为别人提供展现自己舞台的同时,也让自己开启了与资本共舞的绚丽篇章

  ■ 文/本刊记者 牛 巍

  成立才9年的音之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音之舞”)已经拥有20家连锁分校,前不久与杭州鼎聚创业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开创艺术培训机构与资本结合的先河,音之舞“舞”在何处?

  音之舞创立之前,国内舞蹈培训机构都将目光集中于少儿舞蹈培训,而音之舞创始人陈海峰则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从成人这个目标群入手。这种另辟蹊径的做法的确能抓住特殊的市场空白,但却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挑战不小。

  创立之初,音之舞就定位于20-40岁的白领,“这是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白领需要学习艺术课程来丰富业余生活;其次,还有不少人一直有舞蹈梦,一直未能实现,一旦有经济基础,就会来学习。”音之舞总经理陈海峰向《新领军》表示。设想虽好,但对于白领这一群体而言,用于学舞蹈的时间非常有限。

  针对此问题,音之舞改革教学模式,推出“随到随学”概念,学员可根据自己时间来选择任意时间段前来上课。此外为保证学员学习兴趣的持续性,音之舞采用“学习卡”模式——在有效期内,学员可以随时来学习,选择不同舞种、不同等级的课程。

  如果说灵活的授课模式是吸引学员的原因之一,那么为学员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则增加了学员黏性。“学跳舞的人都希望能够有一个平台展示自己,音之舞举办的舞蹈沙龙既让学员有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又可以以舞会友,学员黏性大大提高。”

  再能提供优质服务的机构,都少不了有价值的课程。为此,音之舞创办了舞蹈研究学院。其目的除了要开展舞蹈教师和裁判等高端课程的培训外,还能对授课方式和内容进行升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艺术培训机构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就在于课程难以进行标准化,而音之舞的舞蹈研究学院恰恰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课程的标准化的研发成功。

  而在师资水平和稳定性上,音之舞也有自己的一套。其教师多是来自北舞、上戏、中音等院校的专业舞蹈教师,并且音之舞还不定期聘请德、美、俄等地的优秀外教进行交流讲学。而在稳定性上,音之舞的策略是将经营成果与员工进行分享,既激发了员工工作热情,又将员工流失率降到了最低。“这其中有滚雪球效应,当客户更加认可我们时,会有更多优秀舞蹈老师主动找我们。”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