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清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胡祖六:多面人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8 18:23 来源: 《新财经》

  胡祖六的多面人生

  文/本刊记者 董露茜 特约撰稿 简辉

  2012年1月8日下午,清华大学拥挤的阶梯教室里,《新财经》记者见到了胡祖六,他至今仍担任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一职,虽然从开始就是兼职,但清华对他来说意味非凡。

  胡祖六目前的身份是春华资本的创始合伙人,但外界仍习惯把他看成一个经济学家,在度过了离开高盛的那段敏感期后,他又开始奔波于国内外各大高端财经会议和论坛,仍以一个经济学家的口吻发表对中国经济的看法。

  在胡祖六迄今的职业生涯中,最令人称道的是,他在官产学三界都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他是成名的经济学家,同时又在跨国公司中担任高管和开拓者,领着不菲的薪酬。离开高盛之后又摇身一变成为了投资家。胡祖六很少谈及春华资本的业务,问他未来有何打算,他仍以其特有的貌似谦卑的语气说:“先做好手头的事。”

  投身PE

  春华资本成立一年多来,所投资的项目非常有限,第一个项目是2011年8月成功主导美国上市公司康鹏化学的私有化,同月传出拟战略投资桂林银行的消息。随后是2011年11月底购入河南新乡化肥生产企业心连心总值约5100万美元的五年期人民币可换股债券。

  不过春华资本总规模达30亿的人民币基金春华基金在募集时,开创了复杂的信托架构——利用平安信托母信托下设7个子信托展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募资攻势,一步到位的基金规模令行业大为震撼。胡祖六在金融行业内的能量由此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他还在政府中拥有广泛的人脉和影响力。甚至连对胡祖六极其看不上眼的郎咸平也表示,“他讲的许多都是错的,但是他讲的话政府特别听。”难怪一度传闻胡祖六有可能出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祖六的官方影响力在春华资本成功在国家发改委备案一事中也从侧面有所展现。

  胡祖六的目标是为春华资本引入全国社保基金。作为有限合伙人,而要入社保基金的法眼,必须在国家发改委备案。然而春华资本成立时,国家发改委已经暂停股权投资企业备案。2011年4月,国家发改委私募股权投资企业(PE)的备案新制度发布细则一个月后,四家基金首批获准备案,春华资本位列其中,此时春华资本甚至还没有一个投资项目。

  曾有媒体在采访胡祖六时问他,在投行家、经济学家、投资家等多个身份中,他最认同哪个?胡祖六说,他最看重的是经济学家。即使在高盛亚洲投行部任职期间,他最感兴趣的仍是思考研究全局大势,把握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趋向,制定战略规划。他始终没有真正跳出经济学家的思维象限。

  胡祖六坦言,他并不太喜欢身在投行部的日子。“我对日常的行政管理缺乏兴趣,成本控制、预算编制和内部协调,我都觉得繁琐单调,所以尽力避免深陷其中。”胡祖六说,随着责任的加大,他越来越忙碌,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压力越来越大,“有时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飞速旋转中的螺栓,只能不停的旋转,稍停片刻,就会失衡倒下。”他甚至表示,“投资银行这个行业中也有许多我完全无法适应,也与我的人生观格格不入的东西。”

  与此同时,胡祖六的职业生涯又给其带来了诸多争议,外界对胡祖六的评价褒贬不一。郎咸平认为胡祖六“基本上都在胡说八道”,还称他是“标准的高盛买办,就是美国的买办”。甚至还有人说胡祖六是“中国最像秦桧的经济学家”,说他以跨国企业中国代表的身份成就了自己,欺骗了国家,坑害了老百姓。显然这样的说法过于极端。

  哈佛光环

  1963年,胡祖六出生于湖南汨罗县新塘乡,本科在洛阳工学院(2002年更名为湖南科技大学)就读。在胡祖六读书的那个年代,即便在大学资源相对贫瘠的河南省内,洛阳工学院也非一流,然而胡祖六却能从这所普通的高校直接考上清华大学的研究生,从清华毕业前又考取了公派美国哈佛大学学习的名额,在选择博士研究方向时,他选择了宏观经济。

  从洛阳到北京再到美国,每走一步对胡祖六的命运来说都是转折,不过求学哈佛无疑是最大的一次转折,哈佛大学是贯穿胡祖六早期职业生涯的一根主线,他跨越的每一步都有哈佛大学的助力,他甚至声称“哈佛是我的伊甸园”。

  1991年,胡祖六从哈佛毕业后就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于一位哈佛毕业的经济学博士来说,这似乎顺理成章。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南巡之后,中国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与此同时宏观经济问题接踵而至。

  IMF增加了向中国政府提供宏观经济政策的建议和技术援助,包括官员培训。作为少数几位中国籍经济学家之一,1993和1995年,胡祖六参与了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磋商,紧密跟踪中国当时的宏观经济趋势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治理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措施。此外,他还参与了对中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外汇制度改革方案的评估论证、政策咨询、技术援助和人员的培训工作。这对胡祖六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不仅可以站在国际视角观察中国问题、参与设计解决方案,而且还积累了人脉资源。回忆那段经历时,胡祖六说:“这是非常激动人心、非常难得的经历。”

  1996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想物色一个有较强分析能力又有国际经济实际经验的经济学家,请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休克疗法”之父)帮助推荐,萨克斯推荐了胡祖六。在世界经济论坛任职期间,胡祖六和杰弗里·萨克斯以及同为哈佛大学教授的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之父”)一起推出了在全球产生较大影响力的《全球竞争力报告》。

  也是在1996年,胡祖六参与创办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令人惊奇的是,彼时他才33岁,很多博士生都比他大。这仍然得益于他在哈佛大学的求学经历。在胡祖六那一班博士中,有一串当今中国经济学响亮的名字:李稻葵、钱颖一、邹恒甫、许成钢、王一江等等。茅于轼和樊纲同期也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1996年4月,胡祖六和李稻葵、钱颖一等哈佛大学同学一起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创办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当时清华经管学院的院长是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

  不过,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只是经管学院众多的研究中心之一,与之并存的还有李稻葵任主任的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胡祖六认为,世界经济论坛的工作太过清闲和安逸,并非他想要的生活。仅仅一年之后,得益于哈佛校友的推荐,胡祖六加盟了高盛集团,担任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从此开始了13年的高盛生涯,也是他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

  争议的高盛生涯

  真正让胡祖六在国内声名鹊起是在高盛,既为他带来荣誉,也带来了骂名,甚至有人骂他沦为外资对华经济侵略的代理人。

  他加盟高盛之后就遇上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经济能否承受住金融危机的冲击,人民币汇率和港币汇率能否保持稳定,是全球金融市场、跨国公司、机构投资者以及政策制定者极为关注的问题。虽然当时的高盛在中国大陆仍然寂寂无闻,但是作为全球最顶尖的投资银行,高盛对中国经济的看法仍然受到很大关注。

  当时在全球经济学界,看空中国经济的声音占据主流。是随波逐流还是另辟蹊径?对胡祖六来说,这是一个挑战。

  按照胡祖六的说法,“我并没有轻率地做任何结论,而是冷静耐心地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我收集了大量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用实证研究模型来定量评估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外资流入、国内消费、投资与物价等诸方面的影响。”研究之后,他得出的结论是,亚洲金融危机虽对中国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FDI)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但人民币贬值无助于增加外部需求,中国无需也不会采取人民币贬值的政策,应该做的是施行扩大财政支出等刺激内需的政策。

  胡祖六的观点在海外受到很多质疑,甚至在高盛内部也有很多人怀疑。胡祖六说:“每次国际会议中,我的声音总是孤独的。”那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他和国际经济学界泰斗级的人物保罗·克鲁格曼、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以及杰弗里·萨克斯同在一个讨论组,克鲁格曼和萨克斯对中国经济表示极度悲观,斯蒂格利茨和胡祖六的观点接近,但是他怀疑中国必须或者真正会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但是,亚洲金融危机对胡祖六来说最终变成了一次难得的机遇。现在回头看,胡祖六的观点与中国政府后来执行的应对策略非常一致,胡祖六的声誉得到了极大地提升,赢得了全球客户和同事的信任和尊敬。自此之后,胡祖六频繁地成为各大会议、论坛的座上宾。

  到了2000年,随着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和中国逐渐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由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悲观迅速转变成恐惧,甚至发出“中国威胁论”。胡祖六和当时的同事乔纳森·安德森(2002年加盟瑞银集团担任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率领一个研究小组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报告和论文,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时的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曾任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称赞这些报告澄清了无知和混淆,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中国的崛起对世界经济的正面影响。斯坦福大学的罗纳德·麦金农教授(当代金融发展理论奠基人)在回复胡祖六的信件中说这是他读过的最高水平的投资银行经济研究的报告。随后他们把文章汇集成书出版,书名叫《关于中国与世界的五大神话》。此书非常畅销,亚马逊网上书店在三个月内就售罄。2003年,该书被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译者是后来操刀工行香港上市、现任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的潘功胜。

  胡祖六在力挺中国经济的同时也发表了针对资本市场的看空言论。2001年A股上证综指年中达到了历史高位2245点。胡祖六认为,中国股市出现了投资泡沫的症状,估值严重偏离了基本面。在香港的一次公开演讲中,他警告内地股价过高,透明度低,真正有长线持有价值的股票不超过一打,内地的散户尤其需要谨慎。这就是被媒体广为报道的所谓“十二支股票风波”。后来发生的事股民们都看到了,上证综指一路下行,直到历史大底998点。

  由于胡祖六在中国的影响力和人脉,高盛集团董事长汉克·保尔森将他推到了高盛亚洲区投行部联席主管的位置,希望他能帮助高盛开发中国资本市场的金矿。2004年12月,高盛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与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成立合资公司—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开展A股业务。据知情人士透露,高盛与高华证券的合资方案最初正是出自胡祖六之手。

  从2004年开始,高盛在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及其他方式融资的大潮中出尽风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网通、中国银行、中国铝业……几乎所有的国字头的大国企都成为了高盛的客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2006年1月27日高盛投资工商银行25.8亿美元,占6.05%股份。这笔投资至今仍然在为高盛带来丰厚的回报。

  据胡祖六以前在高盛的同事说,很难说这些大项目都主要由胡祖六推动,因为高盛从来都不突出个人的文化,而是强调团队意识。而且除了胡祖六之外,当时高盛还有更加低调但是极具实力的方风雷,但是作为投行部的高管,胡祖六的作用显然不容忽视。胡祖六也成功跻身合伙人之列,这是高盛职位金字塔的塔尖。

  2008年,胡祖六被任命为高盛大中华区主席,听上去位高权重,但是熟悉外资投资银行的人都知道,“主席(Chairman)”如果不与“boards”一起使用,那这个职位就只是一个荣誉性的虚职。高盛这么做是为了平衡中国区有限的几个合伙人的利益,这一职位上的变化应该被解读为明升暗降或者明降。或许此时就已经为胡祖六于两年后离开高盛埋下了伏笔,尽管胡祖六从未公开承认过。

  2010年3月16日,高盛证实年仅47岁的胡祖六将从高盛退休。对于胡祖六的去向当时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主管外汇业务;另一个版本是加入了汹涌的“全民PE”大潮中,成立一家私募基金。谜底不久后揭晓:胡祖六成立了春华基金,骨干力量来自于前高盛同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