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新式婚尚服务:从交友到育儿的一条龙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8 18:14 来源: 《新财经》

  新式“婚尚”服务

  文/李好 苏劲松

  婚恋、交友市场崛起,似乎是城市化和人均GDP提升的一个标志性行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台湾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了大量的晚婚男女,当时的台湾综艺节目收视率冠军就是相亲节目《非常男女》,也创造了“速配”这样的流行用语,一如今天热播的《非诚勿扰》等节目。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推动的是商业模式的变化,但“婚恋生意”的根源却始终如一。有人认为,社会变动时期,青年在择偶问题上的自主意识更加突出,这是婚恋市场形成的原因之一。但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人认为婚姻恋爱是属于个人隐私的话题,认为在公众面前过多地暴露自己的隐私不合适,又担心亲友同事误会自己找不到异性朋友,所以愿意在电视上亮相的少之又少,与之相对,网站的私密性更高,因此更受关注。这也是投向婚恋网站的资本集中的原因之一。

  从交友到育儿的一条龙

  如今,欧美的婚恋网站,已时髦地称作“婚尚”或“婚礼资讯服务商”,区别在于服务内容。相比之下,国内的婚恋网站目前都还集中注意力在相亲大战上,比如使出浑身解数争夺注册用户,争相与电视台合作推广自己会员的相亲成功率,盈利模式也都是靠会员会费。

  2010年11月22日,美国头号婚尚网站The Knot(The Knot.com或The Nest.com)中国版斜刺里插上,正式上线。The Knot是一家注册在纽约、拥有顶级婚尚网站the knot.com的领先的人生舞台媒介公司。该公司与北京德娜婚庆公司合资,成立了爱结(ijie.com),成为最大的中外合资的婚恋服务网站。

  而以爱结和The Knot为代表的美国婚恋网站则大不同。从ijie.com或theknot.com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们更注重对婚礼的服务,从恋爱到结婚到组建家庭、生子甚至抚养孩子,他们都会全程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集咨询、资讯、交友、电商于一体。

  这个多平台资源网站,将就婚礼设计、两性关系和怀孕生子为中国的新人们出谋划策,服务商提供网上社区、互动式工具以及种类繁多的本地供应商目录。“这显得更加后现代化,是婚恋网站的下一步高级模式。”互联网观察人士肖锋对《新财经》记者分析。

  与传媒的合作方式也于本土“三大巨头”大不同。在世纪佳缘、珍爱网、百合网争相与卫视合办相亲节目、互相抄袭时,爱结则不声不响地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主要城市及重要省会城市推出全方位的宣传框架,其中,与广西卫视合办的《大嫁光临》至今已运行一年多,在一线城市还推出了高端婚礼资讯杂志。他们还十分重视活动,比如与五星级饭店或者当地一流的婚尚商家缔结联盟,提供细节化服务,他们也更注重女性客户。

  据The Knot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Divid Liu介绍,目前超过2000万的女性在TheKnot.com旗舰网站上找到了策划婚礼、扮靓家居、开展新生活所需要的一切资源与灵感创意。The Knot Inc。在美国已成功地拥有全美80%的婚尚市场份额。

  随着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相继步入适婚年龄,以及他们越来越多地了解西方文化,甚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因此,预算更高、更专业、更全面的“婚尚”服务的经营空间也会更大。

  而上述新的行业动向,正是本土婚恋交友网站所最为欠缺的。

  甜蜜的产业

  结婚服务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其产业链向上可以延伸至社交、婚恋介绍,向下可以延伸至母婴行业,而其间更是包含着婚宴预订、首饰购买、蜜月旅行……因此,资本的触角也在向婚庆延伸。

  2011年第一季度,提供婚宴预订服务的喜事网宣布与泰山天使创业基金“联姻”成功,成为国内首个获风险投资的婚庆类网络平台。“服务化O2O”模式渐露头角。

  喜事网的创始人巫凯南之前是携程网北京旅游度假业务负责人,因此喜事网的核心业务是为新人提供婚宴预订和海外婚礼预订服务。用户可以查询酒店婚宴信息,通过网上或电话提交预订,由专业婚宴顾问量身推荐满足新人需求的酒店或婚礼场地。

  事实上,喜事网在结婚行业内扮演的是一个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这也是本地化电子商务的另一种体现。而喜事网的未来在于多城市复制,尤其是二线城市。在这一点上,本土机构要比美国企业更有优势。

  “甜蜜产业”到底有多甜?

  全国结婚产业调查统计中心发布的《中国结婚产业发展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最近5年来平均每年有811.36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其中仅城镇新人在婚礼上的消费就达4183亿元人民币。从精准的定义而言,结婚产业的直接消费包含挑日子订婚宴、拍婚纱照、购买珠宝首饰及婚纱礼服等相关婚品、婚礼策划、婚礼当日活动及婚后蜜月旅行等。以北京为例,全市每年至少有20万对新人登记结婚,而每对新人在结婚期间的直接开销在12万到15万元之间。

  中国婚庆行业委员会总干事史康宁介绍说:“每年1000万对左右的新人,涉及3000万家庭,仅狭义行业产值就达4000亿元。如果再加上与结婚有关的房地产业、装修业等,整个潜在市场超过1.5万亿元,占整个GDP的5%左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