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期许政务微博真正改良政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9 01:2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8日在京发布《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http://weibo.com)客评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政务微博客总数达到50561个,较2011年初增长了776.58%。单从数量来看,国内政务微博确实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

  鉴于各大网站的微博总体用户数量在急剧上升,政务微博数的不断上涨,显得顺理成章,丝毫不会让人感到奇怪。在过去的两三年里,有一批政府机构,以及一群充满个性的官员个人微博脱颖而出。行政机构及政府官员与网络舆论的沟通、互动,态势大体良好。一时间,公众的网络问政有了很好的平台与渠道。人们也惊奇地发现,以往不少显得古板的官员,在网络上轻松、幽默了许多。

  政务微博能不能在实质的意义上促进政府机构行为的变革,能不能为社会管理的创新真正注入活力?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当然,得出这个结论,也有前提条件,即利用政务微博者要有积极的态度,要有一颗为民服务的心。

  就功能而言,政务微博的作用,大致体现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等方面。过去,许多政府部门在上述这些方面的表现,要么较为被动,要么不善沟通与表现,大多显得滞后和呆板。微博时代的到来,给政务部门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提供了契机。

  当下,从中央到地方,常常提及社会管理创新。中国社会处于矛盾凸显期,社会形势较为复杂,但社会管理的理念、思路、机制与手段,没能跟上社会形势的变化。这是社会管理需要创新的大背景所在。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即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服务当中。唯有如此,才能努力消弭社会矛盾。

  政务微博的迅速增长,有助于构建民众表达利益与诉求的新通道。网络世界中,官民的对话显得更为平等。在这样的公开平台上,政府官员更容易放低身段,以更有亲和力的姿态,寻求人性化的沟通。众所周知,官场向来八股之风浓郁,而在微博平台上,八股味也往往会被清新之风所替代。这样的网络平台,确实给社会管理的创新,提供了别样的通道。

  微博是舆情非常集中的地方,尤其是对于官员、对于政府的批评性意见更为集中。一个不怕挨骂的政府,当会珍惜这样的舆情反馈,倾听民众呼声,并从这些呼声中梳理出改良之道。民众的监督与质疑,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有人说,网络舆情有一种“倒逼”力量,促使政府机构优化整改机制,确实如此。

  事实上,政务微博的大量增长与使用,不仅仅拓宽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空间,也能够使政府在与公众的网络互动中,有更多的机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过往许多政务微博的实践中,已经出现了不少的案例。政府行政的活力,由此得以提升。这样的变化,悄然而行,润物无声。

  进而观之,政务微博还是展现政府形象的好场所。一个政务机构能够及时、诚恳地回馈网友,就是在为自身形象挣分。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的微博,以个人面目出现,行的是公务之实。这个政务微博宣扬“天下无拐”,与社会公众紧密互动,聚焦打拐,深得民心,“粉丝”数已近145万人。陈士渠获评“2011年度法治人物”,应与此微博的经营不无关系。

  当然,政务微博只是一个交流的媒介、互动的平台。政务微博能走多远,能否起到人们所期待的作用,关键还在于为政者执政理念能不能革新,能不能对当下政务行为的水平有客观认知。

  当前的数万个政务微博比之海量的各类政府机构来说,只是沧海一粟,其中有不少微博基本属于“僵尸”微博——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官场中腐败现象、滥用权力的现象仍然普遍,惰政行为亦不鲜见。不是所有的官员和机构都能勤政作为,都愿意利用新生事物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比之仅在技术层面利用政务微博优化公共行政,更要紧的,是在制度层面约束官员用好权力。若将一个政务微博平台比作硬件的话,则其中少不了要有合适的软件来支持运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