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深圳强力吸金 2011年新增保险机构历年最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9 03:1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包慧 张杰

  今年,一总部在北京的财产险公司将“迁都”至深圳,深圳对金融机构总部的吸引力越来越强,消息人士2月8日如此对记者透露。

  目前,深圳市场法人机构达到15家,各类经营主体61家,保险机构数量居全国第三,深圳市场保险法人机构总资产超过1.2万亿,占全国五分之一强。

  深圳保监局介绍,2011年,深圳保险业新增3家法人机构:生命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华信财险、前海人寿,同时增加9家经营主体,新增机构数量为历年最多。

  落户有奖

  “为何要将总部从北京迁到深圳?”该公司的内部人士称,深圳市政府给予金融机构奖励和扶持政策是很大的考量因素。

  根据深圳市政府2008年下发的文件,对2009年起新迁入深圳或在深圳新成立的金融机构总部,注册资本10亿元及以上的,深圳市政府一次性奖励2000万元;10亿元以下、5亿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1000万元;5亿元以下、2亿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800万元;2亿元以下的,一次性奖励500万元。对市政府希望重点引进的金融机构总部可单项申请、适度提高奖励额度。除一次性奖励外,深圳市政府还对金融机构购地、租房,以及高管均有一定的补贴。

  除了上述“深圳优势”外,深港合作因素、最大程度利用香港保险市场资源也是深圳吸引保险机构总部的亮点。

  香港是全球重要的再保险市场之一,根据2011年12月13日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补充协议八》,保险方面将允许香港保险经纪公司以优惠条件在深圳试点设立独资保险代理公司,或通过参股方式进入市场。这为香港保险中介机构进入内地提供了契机。

  深圳保监局透露,目前已有香港保险中介机构向监管部门表达申请意愿。

  保险交易所也为深圳加分不少。深圳保监局7日透露,在2月1日市政府会议上,深圳正式提出建保险交易所计划,并正在向上级部门递送,而上海欲建保交所的提案早在2011年2月便提交到国务院。

  “同时批准两家功能相似的保险交易所的可能性不大。”深圳保监局人士表示, “深圳保交所不会简单地复制上海方案,而是利用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与上海形成错位发展,力争达到功能互补,以此提高国家批复深

  圳建立保交所的可能性。”

  在深圳方案中,保交所设立原则是“风险可控、有一定的金融属性,适合交易所交易又能满足社会需求,并尽可能和上海定位有所区别”。前期深圳保交所的交易品种将主要有四类:各类原保险、再保险、保单转让以及保险证券化产品。

  前海“吸金”

  深圳市长许勤1日在市政府全年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前海的开发和开放是今年工作重点,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前海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包括争取国家同意前海金融创新,重点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适当降低本港金融机构进入前海开展业务的门坎;争取设立前海银行、商品交易所、跨境黄金场外交易市场、银行业金融工具交易中心、国际再担保中心等。

  前海是深圳市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的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开发区。2010年8月26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金融对外开放的试验示范窗口”,并列为国家计划单列市权限。

  前海管理局局长郑宏杰此前对媒体透露,已有41家企业签署入驻前海协议,至去年底15家机构获准进驻前海。

  深圳前海希望成为人民币国际化桥头堡,并助力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据媒体报道,证监会对于深圳前海率先推动港股组合ETF和开展RQFII业务试点申请,原则上已经同意,但对于深圳设立期货交易所的申报,证监会表示不支持。

  对此,前海管理局经营发展部部长王锦侠通过电话对本报记者表示,前海特殊政策目前还在向中央争取中,有关政策须通过书面征求意见。他预计,相关政策今年上半年可获批,但详细内容仍有不确定性。“至于前海期货交易所被证监会否决的事情,我没听说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