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通胀回落的基础是继续保持紧缩基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0 02:1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水平(CPI)同比涨幅达4.5%,远超市场预期。食品依然是通胀主力推手,同比上涨10.5%,环比上涨4.2%,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只有1.8%,环比上涨0.2%。

  通胀从去年以来一直出乎那些专家的预期,一贯的“见顶论”不断破产,直到2011年尾CPI的确有明显回落,然后一些专家们终于还魂式地一路喊“落”。而1月份再次超越预期归因于春节因素,似乎这个重要节气因素事先他们熟视无睹毫无考察。

  我们认为,按照目前央行的严厉姿态,通胀是具有持续回落趋势的。我们一直对通胀保持如临大敌的警惕,因为我们发现在中国国情的宽松货币政策下,会出现一般人很难理解的“产能过剩下通胀发生学”,即在货币获取的不对等下,形成强制的马太效应。大量的资源会被上游产业挥霍(钢铁、石化、地产等),而下游则因为资源不足(货币流入)而发生被动性萎缩。比如食品价格已经连续那么多个月成为通胀的第一推手,环比上经常发生超过5%以上的增长,这已经无法用消费拉动或者货币抬高来解释了,其中一定存在着供应萎缩,即生产者觉得赚不了什么钱,主动萎缩生产。而萎缩则被市场捕捉,用更高的价格来挽留生产者。

  现在大家理解通胀,都是通过同比数据,同比数据其实适用于一个平缓的环境,如果是一个上蹿下跳的环境,那么同比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翘尾因素就会变成一个长期性的干扰。就像某人,去年年初还是一层楼,年末到了4楼,那么今年即使只上了半楼到了4楼半,通胀的实质推动力量已经趋缓,但跟去年初同比,数据还是非常惊人。反之亦然。在这种状态下,同比的意义已经非常小,也就是说,我们相信今年2月份CPI还会继续下降,但高物价的煎熬感受不会立即下降,实际推动通胀的力量下降得并没有同比那么显著。周小川行长就曾经表示过,应该多使用经过季节校正的月环比数据。

  在通胀问题上,198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央行其实是没有多少自信的,1980年代以后出现了所谓的“Great Moderation(大稳健)”时期,给了央行们自信,觉得已经有一个足够说服力的框架来控制通胀和管理预期。但我们认为,这也是盲目的乐观。“Great Moderation”的积极效应可能是深度全球化带来的——以人口众多的金砖四大国的崛起为标志,这跟过去完全不同。现在深度全球化的红利是否不再像过去那么“猛”?在目前“后金融危机”时期,各国还是倾向于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在目前全球背景下,货币主动过热要远远超过货币被动变冷。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发现中国经济存在一种“监管-通胀”转化模式。比如说,为了救“急”,商业银行给地方项目发了大量的信贷,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慢慢敞露,就会对银行的账面构成打击,为了防止坏账对上市银行的冲击,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必须补充资本金或者提高拨备,银行非常窘迫,没有钱,只好去市场融资,造成市场面资金的短缺,对社会总融资压力很大,反映出实际的利率代价是上升的,这时候货币部门看到社会总融资的利率是上升的,他们就倾向于放松货币来“纾缓”。转了一圈,我们发现,最终可能是用一段时期的货币政策“七拐八弯”地给坏账问题埋单。

  我们认为,无论是大背景还是新现实,都要求货币部门以及政府在大方向上继续严厉地控制货币,可以微调,但不要跑调,只有这样,通胀的继续回落才是踏实的。要知道,通胀的最终冲击,不是经济,而是社会承受。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