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重组需要平衡艺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4 01:0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丁彬
重组是中国汽车行业一直频频提及的话题,尤其是如今汽车行业转入平稳增长周期之后,通过重组让劣势企业平稳退出市场、优化汽车产能结构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不过,近来长安汽车重组、整合昌河汽车所遭遇的困境,也让行业感受到了中国汽车行业重组所面临的难度。
汽车产业作为产业之王,一直深受各级政府的追捧,无不将其作为支柱产业来对待和发展。这也导致了汽车产业重组过程中各方利益纠缠在一起,商业的考量往往退居次席。
汽车专家张志勇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长安汽车重组整合昌河汽车的艰难过程表明,中国式的汽车重组,需要策略性的达到利益各方面的平衡。
中国汽车企业大部分属于国有企业,这决定了重组必须需要政府的行政推动和支持,单纯的市场竞争理论,其实经不起中国特殊国情的推敲。
从产业的角度来衡量,中国汽车行业的重组,虽然带来规模的集中,但难以形成真正的规模效应。因为中国各大汽车集团,都是以合资公司为板块的条块分割,难以做到规模上的整合和共享。
对于汽车行业的重组来说,最实质的意义就是,政府可以提前将一些市场竞争力差的汽车企业甩给各大汽车集团。市场竞争力差的企业在市场不断增量的情况下,也能勉强生存。但是中国汽车市场不可能无限量的增长下去,一旦增量的竞争变成存量的竞争,那些市场竞争力差的企业就难以存活。
这样,重组也是赋予各大汽车集团的一种社会责任。正因为如此,汽车重组需要达成利益的平衡。原有主管部门利益、所在地方政府利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一线员工利益等错综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慎,都可能使重组整合的效果大打折扣。
长安重组整合昌河,最终发酵成为了一场群体性事件。其实,从产业的角度上,长安的整合措施无可非议。但是,长安在整合的过程中,却忽略了相关利益的平衡,没有考虑原昌河管理层的出路问题,也没有考虑到整合对当地政府的冲击。
重组昌河遭遇挫折后,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表示,全球汽车史是一部并购重组的历史。多数汽车企业都是经过一系列并购重组,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中国长安乃至中国汽车业,要想成为一个全球或者说是中国的一个优秀企业,重组的关必须得过。
不过,在中国的国情下,这个重组关,不能只讲市场原则和产业规律,利益的平衡要放在更高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