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发展公共自行车求快更要求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4 05:09 来源: 深圳商报

  □ 本报评论员 李 迩

  昨日,市交委回应本报独家报道《深圳自行车租赁成“割据”局面》称,市交委正在研究全市公共自行车租赁方案,“最后一公里”出行将标准化。

  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慢行概念,到现在市交委研究全市统一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模式,再到市民对报道的强烈反应,都可以看出大家对发展公共自行车的热情,希望公共自行车发展能更快些。确实,对能通过系统对接,比如推进“深圳通”在全城公共自行车租赁平台上通用等事情,应该能快则快。但我们认为,面对公共自行车租赁出现的一些问题,在求快的同时,更要求稳,只有在带有试验性的推行过程中,把出现的一个个问题都解决了,把各方关系和制度都理顺了,深圳公共自行车体系才可能大踏步发展。

  从国内外发展公共自行车的经验看,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环保交通工具,确实可以很好地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接驳问题,对改善城市出行环境,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压力,方便市民出行也有着其他交通工具不可代替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公共自行车的确应该全面推广,让公共自行车不仅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工具,更让其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市民最喜爱的一项运动。

  可如果我们换一个维度来思考公共自行车的问题,则会发现公共自行车的发展不仅与城市的硬件环境有关,与市民的素质有关,更与城市的气候特点息息相关。首先,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大都市,深圳近年交通的发展理念与重点都在汽车与地铁上,在道路改造上都优先满足汽车的需求,许多自行车道都已被取消,即使没有取消的路段也很难相连成系统。所以,就深圳目前的交通现状看,发展公共自行车首先会受制于道路条件,车够了路未必够。

  其次是软件环境,从本报昨日报道可以发现,由于某些人的素质比较差,出现了不少公共自行车被破坏的现象。如果依据这样的现状进行决策,显然目前的公民素质还不足以支持政府免费大规模提供这样的公共服务,在全市推广公共自行车的条件还不成熟,公共自行车作为一项新的公共服务应该先在小范围试验。

  第三,深圳的气候条件是否适合把自行车作为一种主要交通工具也是个疑问。深圳地处亚热带,夏天不仅天气炎热,而且时间长,在炙热的道路上长时间骑自行车显然不现实,这也决定了自行车在深圳只能是一种短距离,甚至是超短距离的交通工具,并且受到特定道路的限制。

  当然,从不同的维度看待公共自行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但公共自行车作为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肯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那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在公共自行车的发展上,怎样实现多维度的统一,怎样扬长避短。我们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大胆地试,在成本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让公共自行车把该生的病都生一遍,把会出现的问题都出现一遍,然后我们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

  事实上,现在各区小规模的尝试未必是坏事,通过小范围的尝试,我们不仅可以发现大规模发展公共自行车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更加清晰每个片区发展公共自行车的模式,毕竟不同片区对公共自行车的诉求是不一样的,像盐田主要是为打通微循环,而南山则更多是为与公共交通接驳。所以,在对公共自行车理解和认识并不深刻的情况下,贸然提出一个全市性的总目标,搞一个全市性的统一模式,其意义或许不如小目标、小范围的试验更有价值。毕竟,现在小范围试验都解决不好,更不要说大范围地推广。

  政府要发展绿色公共交通的决心与努力我们能理解,但是在发展公共自行车上,在提供公共服务上,我们希望不要把自己的工作需求当成社会需求,不要看别的区搞了自己就一定要上,更不要为完成工作任务而一哄而上,衡量一项公共服务的唯一标准是群众是否需要,而不是领导要不要求与满不满意。发展公共自行车,我们希望求快,更要求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