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IPO不审行不行?” 郭树清之问引发博客名嘴热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4 12:3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新股IPO不审批行不行?”有报道说,这是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内部会议上抛出的“惊人之问”。据悉,去年10月底,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不久在一个内部场合,向证监会和IPO发审委委员提出一个问题:“IPO不审行不行?”近日,一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委员将这个信息透露给市场。这一反问令发审委委员惊愕的同时,也激起市场舆论甚嚣尘上。众多财经名嘴纷纷发表博客热议IPO制度。

  IPO不审行不行?我看行!

  叶檀:IPO当然不应该审,也不必审,就算审也审不到位。

  接近3000家的上市公司,中国的证券市场摆脱行政市色彩了吗?摆脱内幕交易或者利益输送的弊端了吗?那些大型国有垄断企业的公司上市,其审核权限实际上不在发审委。一系列的特批,以及大型公司老总动辄副部级的待遇,让监管者不得不惊出一头冷汗。由发审委审核其他地方性上市公司,一则给发审委员提供了充足的寻租空间,期间一长串的利益链条难以尽数,从人情掮客到手握重权者也因此有了充足的寻租空间。二则发审委的存在为中介机构解脱了重大的审计责任,甚至成为审计不严的替罪羊。【查看原文】

  黄湘源:取消发行审批制是建设公正、有效市场的必要前提。

  如果说中国IPO审批制或审核制之存在,一开始还可以说是为适应不成熟的新兴市场状态的需要,那么,当它最终成为权力寻租的腐败工具之时,早就跟维持市场秩序健康发展的初衷相去甚远了。行政审批或审核制的发行体制基础不改变,任何看起来像模像样的市场化发行定价体制改革,不仅不可能真正奏效,而且丝毫改变不了中国式IPO“重融资轻回报”的基本定向。

  IPO不审行不行?不可行!

  曹中铭:新股IPO不仅要审,而且要从严审核。

  中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监管体制已完成了从审批制到核准制的过渡。早期所采用的审批制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审批制的弊端日益凸显。制度建设不完善,投资者不成熟与缺乏保护,以及监管的缺失与缺位等,是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三大根本性问题。客观地说,中国证券市场是一路“摸着石头过河”走过来的,存在问题难免。那么,在经历了20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核准制过渡到“IPO不审”的注册制,必须在三大根本性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的情形下推出才更稳妥,毕竟,此前我们因为审批制与核准制付出的代价太沉重。【查看全文】

  周俊生:只要政府将股市作为政策工具的目标不改变,那么IPO审核制度就必须坚持下去。

  中国股市的IPO,已经深深地陷入一种制度困境,这个困境就在于,中国股市的设立和发展,其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融资,至于投资者能否通过这个市场实现财产性收入的增加,那是一个附带的功能,它从来也没有进入证监会的工作目标。只要IPO走不出这个制度困境,那么,审核制度就不可能取消。郭树清纵有取消审批制的想法,也只能在一些技术问题上做做文章,而难以推进彻底的改革。【查看全文】

  改革要全面IPO三高不能单靠新股发行制度解决

  董登新:应该尽快推动资本市场其他配套制度改革

  新股发行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不是仅仅依靠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本身就能够解决的。仅靠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单兵突进并不能解决A股现有问题,还需要系统推进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这些配套措施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尽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发展公司债市场(包括垃圾债试水),改造并扩容“新三板”,推出国际板等;尽快启动主板退市制度改革,引入资不抵债退市标准及1元退市标准等;规范上市公司分红政策,鼓励上市公司按季分红;进一步简化并规范上市流程,提高IPO发审透明度,扩大股票有效供给。【查看全文】

  

  (以上观点仅供网友参考,不代表本网立场)

  更多内容请点击:网友热议栏目

  (责任编辑:高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