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欧峰会:中国两大诉求有限突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5 01:4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袁雪 张涵

   2月14日,第14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虽然对于吸引眼球的中国救助欧洲的议题,中国仍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中国对欧洲提出的长期诉求——市场经济地位和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问题,首次有了松动的迹象。

   会后的联合声明称,应开展工作,尽早和全面的解决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这是在双方领导人会晤后,市场经济地位问题首次出现在正式的文件当中。欧盟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称,“这预示着双方拥有高度的政治意愿来解决这个问题”。

   声明中还称,双方同意尽早开启欧洲-中国高科技贸易工作组的首次会议。

   欧方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放宽对高科技出口限制,以及解除武器禁运是中国对欧洲长期的三大诉求。此次峰会后对其中两项诉求首次提及,是欧洲对中国诉求示好的一种表现,但距离具体解决尚远。

   位于布鲁塞尔的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主任弗里德里克·埃里克松(Fredrik Erixon)对记者表示,峰会缺乏突破性结果,是没有动力推动中欧关系所致,“欧盟正在等待中国新的领导人,之后才会提出新的动议,加强中欧的政策合作”。

   本次峰会原定于2011年10月26日举行,但欧盟领导人应对欧债危机分身乏术,峰会被延迟到今年2月14日进行。

   欧债救助手段仍不明朗

   毫无意外,欧债危机仍是此次中欧峰会的主导议题。继2月初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解释了欧盟为应对危机所进行的一体化改革后,范龙佩称在14日下午的会谈上,欧洲向中国介绍了欧元区所采取的主要改革,促进可创造就业的经济发展,以及欧盟领导人对解决欧债危机的承诺。

   虽然近一个月来,市场对欧债危机的信心有所回暖,但中国仍未就如何参与救助明确态度。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方对欧元和欧洲经济抱有信心,支持欧盟加强财政纪律,希望欧方继续传递明确有力的积极信号,“中国已经做好加大参与解决欧债力度的准备”。

   在2月初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谈时,温家宝曾表示,中方有关部门正在对中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出资的具体方式,以及通过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和欧洲稳定机制(ESM)等渠道,更多参与解决欧债问题进行研究和评估。

   之后有猜测,中国将在14日的中欧峰会上指明中国救助欧洲的路径。但会谈结果显示,决定的时机仍不成熟,这也主要由于此前包括中国在内的投资者的关切仍未解决。

   即使在欧盟内部,对两种方案也仍存在争议:对于通过IMF路径,欧盟此前决定向IMF增资2000亿欧元,但在随后的会议上,英国等国反对出资,欧洲

   内部分歧仍未解决;另外,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通过IMF帮助欧盟,也提出扩大在IMF话语权、份额等要求,这一诉求也仍未得到国际上的多边认可。

   对于EFSF,以及将于2012年夏天接替其运行的ESM,自2011年10月欧盟决定设计新融资工具以吸引外来投资者以来,投资者就对该工具的细节不明持有怀疑,而这一问题至今仍未明确。

   “帮助解决欧债危机也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之一,保持欧洲市场的经济状况良好会促进中国出口,同时也有其他如分散汇率风险在内的诸多好处。”欧盟商会秘书长丁凯(DirkMoens)在会前向本报记者表示,并相信救助欧洲是本次中欧峰会重点之一。

   位于布鲁塞尔的智库“欧洲之友”高级研究员Shada Islam称,由于欧债危机持续,人们更加意识到欧洲和中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如果双方正确‘出牌’,可能会预示着中欧关系真正双赢时代的到来”。

   开启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欧盟作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经贸议题仍是目前中欧关系的重中之重。欧盟驻华大使马库斯·艾德和透露,根据预测和目前的趋势,中国在2012年将取代美国,成为欧盟最大的出口市场。根据欧洲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欧贸易在过去10年大幅增长。欧盟27国对华贸易额2000年为260亿欧元,到2010年达到了1130亿欧元(见左图)。2011年,欧洲对华出口增长了20%,中国对欧出口也增长了近10%。

   同时,双方从以往单一强调双边贸易的重要性,逐渐将更多注意力放至双边投资上。温家宝表示,加强中欧经贸是当前中欧关系中最为迫切的方面。他向欧方提出的首要建议,就是扩大中欧的相互投资。

   在此次峰会后,双方同意“将尽快开启中欧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称,投资在中欧双边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双边协议将包括所有投资相关的问题,为投资合作奠定法律基础。

   据中国在欧洲投资的领先私募股权基金公司A Capital向本报独家发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对欧洲投资额翻倍,从2010年的41亿美元飙升至2011年104亿美元,欧洲首次超过美国成为第一海外投资目的地。

   中国对欧FDI比重由2010年的10%升至2011年的34%;而中国流向美国投资额于2011年间下跌逾50%,比重也从34%降到了21%。

   “欧洲对中国FDI的吸引力与日俱增,所占份额已超过中国FDI总额的1/3,这对于正处于危机的欧元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A Capital总裁合伙人、欧盟商会私募股权与战略并购工作组主席龙博望告诉本报记者,并称中国对欧投资会继续增速。

   尽管中欧投资额不断扩大,但中欧之间一直缺乏一个有效的投资协议。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透露,协议将主要减少对投资的限制及增加市场准入问题。欧盟商会秘书长丁凯(DirkMoens)在峰会前告诉本报记者,“希望协议能够促进双方都共同开放投资领域。”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1985年中欧签署的唯一一份贸易协定《中欧贸易与经济合作协定》,隐含的都是考虑欧洲对华投资,对中国对欧投资几乎没有考虑。

   “欧洲和美国明文规定的市场准入限制少,但不确定的市场准入限制多,如对国家背景公司的投资行为的不信任等。”梅新育表示,“欧债危机打开了中国投资欧洲的大门,希望这种开放通过此次投资协议能得到制度化的保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