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如何理性看待国际机构的信用评级? 与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评级专家的对话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5 05:37 来源: 金融时报

  卓尚进

   主持人:卓尚进

      特约嘉宾: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评级总监 裴永刚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银行业分析师 李海菠

  进入2012年,欧债危机正在向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标普、穆迪、惠誉三大国际主要评级机构对欧洲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发布的降级结果,如同地震后引发的“海啸”,推波助澜,使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起伏更大。

  与此同时,国际主要评级机构对中国银行业当前的风险状况也发表了一系列观点和看法。

  我们应当如何理性看待国际主要评级机构对欧元区国家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及对中国银行业风险的观点,日前本报记者与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评级总监裴永刚、银行业分析师李海菠进行了面对面的对话与深入的探讨。

  记者:进入2012年以来,国际主要评级机构对欧洲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已连续发布了5次降级结果。如1月6日,惠誉宣布,将匈牙利主权信用评级从此前的“BBB-”下降一个等级至“BB+”。同时,惠誉维持匈牙利的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为负面,表示该国在今后两年内评级再次遭降的可能性大于50%。

  1月13日,标普宣布下调9个欧元区国家的长期信用评级。此次降级最令市场不安的是,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失去了AAA的最高评级。

  1月16日,标普又宣布将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的信用评级从此前最高的AAA调降至AA+。标普同时维持了德国和斯洛文尼亚“稳定”的评级展望,但将其他14个欧元区国家的评级展望定为“负面”。

  1月27日,惠誉宣布下调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塞浦路斯和斯洛文尼亚的主权信用评级,将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的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两个级别至A-,将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从AA-下调两个级别至A,维持爱尔兰的评级在BBB+不变,并将包括爱尔兰在内的6国评级前景置于“负面”。

  2月13日,穆迪将意大利、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马耳他信用评级下调一格,将西班牙信用评级下调两格。穆迪还将法国、英国和奥地利三国评级展望调降至负面,暂时维持3A评级。当天,标普宣布下调西班牙15家金融机构的评级,其表示:“由于信贷准备金过高,我们预计西班牙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在中期内仍将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同一天,惠誉宣布下调西班牙4家银行的长期债务评级。

  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短短1个半月内共计5次下调欧洲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发布降级结果如此频繁、下降级别如此之多,较之过去两年多的做法有过之而无不及。这让国际社会及各方人士无不感到震惊,不禁使人猜想它们如此做法是出于何种目的?仅是从技术上进行评级还是掺杂了政治上的考虑?

  裴永刚: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最近下调欧元区国家主权信用等级涉及面之广、调整力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经过此轮下调,欧元区除了德国之外,绝大多数国家都未能幸免。其中,希腊、葡萄牙和匈牙利主权信用等级均已先后被三大国际主要评级机构降到投资级以下;而爱尔兰早在2011年7月被穆迪降至Ba1;意大利被标普降至BBB+,评级展望为“负面”;西班牙被标普和惠誉降至A,被穆迪降至A1,评级展望均为“负面”。特别是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失去了AAA的最高评级,引起市场极大关注。

  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对欧元区国家主权信用等级的调整总体上反映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由边缘国家向核心国家蔓延的趋势,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不同国家面临的主权债务信用风险。尽管欧盟联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立和启动了欧元区稳定机制,通过杠杆化扩大现有救助工具即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的规模,并在另立“财政契约”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欧债危机至今仍未出现明显好转,欧元区国家仍面临较大的系统性风险。从主权国家的具体情况来看,除了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等接受救助的欧元区国家因实施严格的财政紧缩政策而陷入经济衰退,政府财政收入锐减,加之巨额的主权债务即将到期,面临较大的违约风险之外,其他欧元区国家均不同程度地受到经济增长和就业形势持续低迷、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水平居高不下,融资能力恶化等问题的困扰。

  应该看到,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在对欧元区国家主权信用等级进行调整的可预见性、级别调整幅度等方面还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均强调评级是基于对违约可能性的预测,但如此频繁地调整某一国家的主权信用级别,不仅难以给市场参与者提供可预见性的评级信息,反而会引起市场的恐慌情绪。如2010年4月27日,标普宣布将葡萄牙的主权信用等级从A+下调至A-;2011年3月24日,将其主权信用等级下调至BBB;仅5天之后,即3月29日,又宣布将其主权信用等级下调至BBB-;到2012年1月,再将其下调至BB。穆迪和惠誉也存在类似的情况。级别调整幅度方面,2010年6月14日,穆迪将希腊主权信用连降4级,由A3级降至Ba1;2011年3月7日,穆迪又宣布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到B1级,连降3个级别。

  记者:前一段时间,国际主要评级机构又发布了对中国银行业当前风险状况的研究结论,其中不乏个别机构看空中国银行业前景的观点。请您介绍一下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对中国银行业的最新评级情况。东方金诚如何看待这三大评级机构对中国银行业的评级或评价?

  李海菠:最近,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对中国银行业近期面临主要风险分别发表了不同的观点,如标普发布报告称,中国银行业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风险来自对地方政府贷款监管的放松,“监管容忍”可能将对中资银行提供短期支持,但长期内则产生负面影响。标普同时强调,国内银行目前面临信用等级下调的风险较低,除非“监管容忍”对中资银行制度框架产生破坏性作用,或者“监管容忍”令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产生的信贷损失程度远高于标普目前的预期。

  穆迪则将地方政府债务列为中国银行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指出更严格监管标准的实施对中国银行业具有正面信用影响。

  而惠誉主要关注国内房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质量,对房地产企业和地方政府中期还债能力表示担忧,认为中国的银行系统是由惠誉评级的所有新兴市场中资本金水平最薄弱的银行系统。

  东方金诚认为,基于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上述观点,还不能得出其不看好国内银行业的结论。评级机构的基本职责是向投资者客观、公正、全面地揭示评级对象的信用风险。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某些看法有失偏颇,例如惠誉认为中国银行系统资本金水平属最薄弱之列就明显有违事实。

  记者:东方金诚对中国银行业的当前风险状况和发展前景有什么样的评价?

  李海菠:关于中国银行业当前的风险状况,东方金诚认为,在现阶段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大背景下,受信用周期和前几年信贷快速扩张的综合影响,国内银行业面临的信用风险有所加大,特别是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理财产品等几个领域。但应该看到,中国监管部门已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和部署,以尽量摸清、缓释和控制上述风险。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革,国内银行历史形成的存量风险得到有效释放,目前,银行业整体经营状况良好,风险意识、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明显增强。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和拨备率不断提高,不良贷款率稳定在较低水平;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国内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2.3%、核心资本充足率10.1%、不良贷款率为0.95%、拨备覆盖率为270.7%,均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因此在短期内,尽管会面临不良贷款金额和不良贷款率上升的压力,但中国银行业有能力抵御由此带来的风险,信用状况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东方金诚对国内银行业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首先是因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法的转变使中国经济在中长期内仍有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潜力,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空间巨大,这是推动国内银行发展的根本动力。当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在此期间一些新的风险可能会逐步暴露出来,并影响到银行。相信随着监管有效性的增强、银行自身经营素质和管理水平、尤其是风险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国内银行业能够实现在风险总体可控的同时获得更好的发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