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云办公渐行渐近 中国式创新有待突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7 20:58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佟文立报道

  虽然苹果公司上个世纪70年代末在车库里“创造”出了微型计算机,但自那以后苹果公司的创新基因就固定在了娱乐行业,以研发推出小众市场使用的时尚“玩具”为公司使命。微型计算机的称呼也很快被个人计算机PC所取代,以至于人们似乎早已忘记微型计算机的工业标准其实是由IBM建立,大多数PC在早期其实被业内称为IBM兼容机,不过IBM同样把微型计算机看作“玩具”心态所导致的失误才造就了Wintel对PC时代的垄断。而在美国软件行业历史上,在微型计算机时代被认为开创了一个时代的伟大发明则是一款Lotus1-2-3电子表格软件,正是电子表格的商业计算功能使微机彻底摆脱了“玩具”的形象,使商业数据处理应用的大型计算机门槛被迅速降低,被引发办公自动化领域的革命又反过来促成了PC时代的到来。

  也正是几乎每一台PC上都必然要使用到办公套件Office,Office软件才被中国政府列为同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一样重要的基础软件。中国的计算机用户日常使用的办公套件Office应用多半是微软Office标准版里的文字处理Word,电子表格Excel,简报制作PowerPoint和电子邮件Outlook。2011年微软公司的Office产品收入高达200亿美元,税前利润率为60%,规模甚至比Windows还大。据公开报价,在美国商业公司用户一台PC上的Windows加Office的年许可使用费为150美元。

  文字处理软件和电子表格软件的最早出现是美国1979年由MicroPro推出的WordStar文字处理和由VisiCorp推出的Visicalc电子表格应用。1988年苹果推出的MaCintoshi和1990年微软推出的Windows 3.0基于“图型使用介面”或“所见即所得”(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WYSIWYG),用户的数据才可以使用不同的字形、大小、颜色、粗体、斜体、下划线等来显示及打印,而产生更美观的成果。实际上,从1979年以来,在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的唯一和重大改进就是“所见即所得”。而简报制作是在1990年后因为“所见即所得”和投影仪的出现才成为可能,电子邮件则是到了1995年后,当互联网兴起后才开始普及。

  虽然苹果公司的平板电脑已经使其再次成为全世界出货量最大的PC公司,但移动互联网加云计算时代的到来才给了微软最赚钱的产品线真正的威胁。自2010年2月,美国奥巴马总统签署《远程办公促进法》,要求大规模推广远程办公项目起,谷歌的在线云计算服务产品Apps相同就开始赢得企业和政府级用户的合同,按照每人每年50美元计算,谷歌的定价比标准的PC版本Office更具吸引力。而据纽约时报的评价,“阻止这类事情的发生已经成了微软的首要任务”。

  2011年6月,微软推出Office365——将电子邮件、协作软件、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和简报演示整合到一起的云计算服务。与谷歌Apps相同,这款新服务将通过位于美国本土的远程数据中心来提供,用户可以通过PC、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网络浏览器来使用。不过据微软公司大中华区的高层技术人士给本报的分析:“Apps虽然也能用于办公,但功能相对简单,复杂的办公功能还是比不上Office365。Office365需要使用PC,通过桌面虚拟客户端连接Web,离完全意义上的云还有距离,不过对移动终端的支持也是Google所不能比拟的。OOXML格式用于数据交换也是解决历史遗留电子文档过渡所不可或缺的,而这对于Google根本不存在。”

  虽然谷歌Apps和微软Office 365 至今都未落地中国大陆,但盗版文化所形成的XP、Office2003以及IE8用户生态系统也许会在OOXML和HTML5到来后面临崩溃的危险,而不得不“重硬轻软”的中国IT产业在云计算时代的技术差距恐怕更加难以追赶,多数国外开源软件作为爱好者组建网站还可用,作为企业级的商用软件基本没有可能。

  不过,山东大学讲座教授曹参却认为,即使到今天办公套件产品依然还有创新空间的存在:“仅仅在网络上提供储存文档的备份或从网络上启动Office产品,就是“云Office”?至少到今天,谷歌和微软的办公软件都没有突破办公文档、数据库、Web页面之间的‘数据集成’。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