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战略”:维梧生技加速布局中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8 05:11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郝凤苓
“我们觉得现在一些事情已经做出来了,必须要对市场、对社会有一个报告的机会。”3月17日,维梧生技创投(ViVoVenture,下称维梧生技)创始人孔繁建接受本报专访时说。
与今天的状态迥然相反的是,维梧基金入华几年来似乎都“默默无闻”,尽管它几乎与红杉、KPCB等同时期来到中国。维梧生技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帕洛阿尔托,致力于在中美投资和建立生命科学和健康领域的优质企业。
2006年,维梧生技带着其全球第六支基金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已在上海、成都设立办事处。
如今,维梧生技在中国共投资了十多个案子。“在中国来说,这并不太容易,因为做一个案子很久很久。”孔繁建说,这些案子中,康辉医疗已上市,南京健友在冲刺创业板,另外还有两家企业在准备A股上市。
3月17日,维梧生技正式宣布其已完成了全球第七只基金的募集,规模达3.75亿美金。同时,它也启动了其在中国的加速计划。
孔繁建告诉本报,维梧生技计划将第七只基金45%的金额投在中国市场,55%投到美国。其第五、第六支基金的规模分别为1.79亿和2.78亿美金,但投在中国的比例分别为5%-10%、5%-20%。
“冬天”的艰难募资
维梧生技第七只基金在2011年底完成了募集,整个过程逾半年时间。但它在2007年募第6期基金时,历时还不到3个月。其间,维梧生技的管理团队感到“压力非常大”。
孔繁建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之前维梧生技募资的时候,他通常会对潜在LP们说,“我们只有3个月时间,你不签字就没有份额了”,然后LP们都会积极签字。但这次,同样的话再讲给LP们时,LP会问,“真的吗?”
很显然,他们碰到了一个募资的冬天。从2011年下半年起,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募资都开始变得困难。
其次,在孔繁建看来,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是,第七只基金近4亿美金的规模,要比第六期第2.78亿美金的扩大了1/3,这就意味着,他们要寻找新的LP进来,相互的沟通和了解自然增加了时间成本。
另外,过去一年中,尤其欧美市场,有很多新的法律推出,很多财务管理公司形式的LP必须接受新法律的约束,内部也要花时间做很多相应的规范。
中国医疗健康市场的高成长性为这只基金增加了吸引力。2011年,美国医疗市场实现3%的增长,而中国的数字是超过20%。“全世界健康产业的公司注意力都在中国。”孔繁建称。
但在维梧生技募资的过程中,中国扮演的是“双刃剑”角色。孔繁建表示,诸如关于中国经济软着陆还是硬着陆的讨论,以及其它的政治经济因素,都使得国外LP对中国市场增加了顾虑。这也延长了募资的过程。
尽管如此,孔繁建说,他们依然实现了超募,本来他们计划募集的目标是3.5亿美金。
“桥梁战略”
在美国,维梧生技主要投资拥有晚期研发阶段的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公司;但在大中华地区,他们则更倾向于已进入成长阶段的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公司,具体而言,包括疫苗、治疗和服务三个领域。
维梧生技管理合伙人赵晋表示,维梧生技在中国的战略的重点是,积极寻找和挖掘在美国和中国市场相互协同或互补的投资机会,搭建两国之间的桥梁。
康辉医疗是维梧生技“桥梁战略”的实施对象之一,这是国内一家骨科医疗器械的生产商。
2009年,维梧生技在康辉医疗第三轮融资中投入400万美金。2010年8月11日,康辉医疗(代码:KH)正式登陆纽交所,发行价10.25美元。至本报2月17日截稿,康辉医疗的股价为18.49美金/股。
“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医疗企业中,康辉的表现屈指可数。”孔繁建认为。
帮助康辉医疗与美国投资人沟通被维梧生技视为对前者贡献最大的方面。维梧的管理合伙人余诚明是美籍华人,他在义务帮助康辉做美国市场的IR(投资者关系)的工作。
“纽约跟上海时差几乎12个小时,美国股票买家要与康辉沟通,时差就是个问题,另外,中美文化上的差异,使得中国的CEO在回答美国投资人的问题时,有一些先天的劣势”,孔繁建称。
康辉上市后,余诚明还帮助康辉在美国找到一家拥有新技术的公司,如今,康辉已经获得了对方这些新技术在中国的授权,而且还获得了这家公司在全球的代工权,为其生产全球需要的产品。
目前,维梧生技依然持有康辉医疗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