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成玉的中石化元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0 08:49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一年间,中石化正逐渐烙上“傅式印记”,熟悉海外并购、擅长“资本游戏”的傅成玉,会将中石化带往何方?
记者 王康鹏
从一街之隔的中海油到中石化,抬脚便至。而从中海油CEO到中石化董事长的转身,傅成玉用了一年时间才完成。
傅成玉似乎没忘记角色的转变。2012年初,他推掉了本刊记者的专访,理由是:“我答应你的时候是在中海油,现在我已经到中石化了。专访属于中海油的历史负债,我介绍王宜林给你。”
“这一年,老傅不容易。中海油、中石化两个企业的风格差别较大;他过去后,需要时间适应新环境。”一位熟知傅成玉的业内某资深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
回顾傅成玉的“元年”之旅,依稀可见其操盘的中石化,正在烙上“傅式印记”:胃口超大的海外并购、已经出笼的并购中国燃气(00384.HK)计划、正在谋划的分拆上市意向……
熟悉海外并购、擅长“资本游戏”的傅成玉,会将中石化带往何方?
“救火队长”
2011年彼时,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化巨头,高层领导集体变动,原中石化董事长苏树林调任福建任职;傅成玉由中海油调任中石化。
傅成玉此前一直效命中海油,用了近30年时间,一步步升至中海油掌门。当外界以为中海油或为傅成玉职业终点时,即将耳顺之年的傅成玉忽然入主“体量更加巨大”的中石化,职业生涯再跃一程。
就任第三天,中石化广东石油总经理鲁广余身陷“天价酒”丑闻,成为傅成玉履新后需要扑灭的一场“急火”。
傅成玉立即派出由多部门人员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赶往广东;同时对外宣布:在调查组最后结论出来之前,中石化全系统立即全面自查自纠,“举一反三,抓好整改”。
十天后,中石化分别在广东和北京两地,召集媒体通报:鲁广余违规购买159万元高档酒,总经理被免,降职使用;已消费的13.11万元红酒,自掏腰包。
“这件事对中石化乃至国有企业的形象造成严重伤害,一个人的行为导致了上百万人的耻辱。”傅成玉对媒体说。
在中石化北京总部的媒体通报会现场,傅成玉与中石化总裁王天普和另外两位党组成员到场,对媒体一系列的尖锐话题,一一作答。
“在诸多央企领导人中,他最善于和媒体交往。他很精明,懂得新闻原理,知道媒体关注点在哪里,能够一下子说出你想要的。”一位多次采访过傅成玉的中央媒体记者说。
处置“天价酒”之事,让傅成玉完成了履新中石化的首次亮相。事件渐渐平息后,傅成玉安静度过了60岁生日。
傅成玉直面媒体的做法,在中石化系统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诸人主要是担心,如果过多接触媒体,对热点问题作出回应,可能会引火烧身。
“傅总敢说、爱说,参加活动较多,碰见记者采访一般不拒绝”。中石化宣传系统一位职工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像他这样级别的央企高管一般会很谨慎,有的高管还明确要求,“报纸不留名、广播不留声、电视不留影”。
“傅总很注重企业形象”。这位职工说,一年来,面对媒体上多次出现的中石化负面新闻,傅成玉不停地赶场“救火”,甚至多次因下属处置不力而大发雷霆,这让中石化负责外宣的员工们“压力山大”。在熟知中国石油行业内情的人士看来,中石化是典型的国有企业,老成持重;而中海油的管理文化则有些“海味”,更显活力、朝气,与国际石油公司接轨。
入主中石化的傅成玉,需要面对不同企业文化带来的不适应。
前述熟知傅成玉的业内资深人士说,“在新环境中,刚开始他并不好过”。据中石化内部职工介绍,傅成玉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微服私访”,通常是凌晨六七点就出现在某个加油站或者某个炼厂,且大多数都是在周末休息日。“他不喜欢人陪,经常搞得基层干部大吃一惊”。
资源为王
虽有磕碰,傅成玉上任一年,还是将“傅式印记”慢慢刻在了中石化身上。中石化资源禀赋,与中海油迥异:缺乏上游油气资源,是中石化最大短板。 “上任几个月后的一次内部会议,傅成玉定下了中石化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点,要尽快把短板补上。”熟悉内情的中石化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就是要加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
资源,被傅成玉确定为中石化发展方向的“头条”战略。主政中海油之时奉行的“资源为王”战略,在中石化变形为“补齐上游短板”。
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中石化将在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松辽、渤海湾等地区,培养5个油气产量增长点。2011年10月,中石化全面启动了胜利、西北、华北、西南、河南等5个地区的“增储上产”会战工作。傅成玉中石化资源战略的另一利器是海外并购;而这,正是傅成玉的拿手好戏。
2011年,在国际油气并购市场大幅降温的情况下,中石化逆势而上,成为国际油气并购市场上的重要角色。
据统计,中石化2011年用于海外并购的资金超过100亿美元,相继拿下了太平洋液化天然气公司15%股权、加拿大油气生产商日光能源公司、葡萄牙油企高普巴西子公司30%股权等。
在国内,2011年,傅成玉抛出了大战略:投资1400亿元,进军新疆煤制天然气管道工程。
业界人士评论,其竞争所指,正是国内油气上游市场的老大——中石油。
按照中石化与新疆方面签订的框架协议,这一巨量投资将在“十二五”期间完成。中石化将主导建设新粤浙管道和新鲁管道两条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工程,设计规模为600亿立方米/年。
中石化新疆煤制气管线,目标市场涵盖全国20省市,与中石油建设的西气东输一线、二线覆盖区域存在诸多重合,且设计输气量超过后者100多亿立方米。
更有竞争力的是,中石化在煤炭资源丰富的新疆以煤制气,其成本价要低于中石油的中亚进口天然气。
若傅成玉的扩张计划如期实现,国内油气三巨头的地位很可能发生变化。本就下游炼化占绝对优势的中石化,将会如虎添翼。
资本舞台
早在2005年,傅成玉领导下的中海油曾对美国优尼科能源公司发起了达185亿美元的要约并购。虽然最后因非商业原因功亏一篑,但傅成玉却一战成名,国际资本市场永远记住了这个“东方籍黑脸大汉”。
“傅成玉对资本市场的熟悉、对海外游戏规则的把握,远非外界一般人所能想象。优尼科收购失败,并非败在傅成玉的个人能力上。”能源圈内一位资深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多年后的一个偶然场景,傅成玉兴致所起,即兴发起了长达8小时的演讲,详解优尼科并购案幕后,听得大家目瞪口呆。
财力更加雄厚的中石化,为傅成玉提供了更大的资本平台。如今,傅成玉联合民企新奥能源(02688.HK)发起的对香港上市企业中国燃气(00384.HK)167亿港元(约合136亿人民币)的并购,正是其一。
这一次,傅成玉谨慎了许多,虽志在必得,却丝毫没有显示出急不可耐。
面对中国燃气(00384.HK)对报价“未反映公司基本价值”的回应,傅成玉仅分析指出收购要约对中国燃气及其股东的价值,并不轻言让步提价,“目前不是提价的时候。”在年初的中石化股东会上,傅成玉对媒体说。
中国燃气并购,是否会成为傅成玉的又一个“优尼科”?尚待观察。
傅成玉还在谋划着另一件大事:将中石化分拆上市。首先上市的,可能是集团旗下的油田工程服务业务,最快可能在2012年3月启动,拟赴香港融资百亿港币;随后,还可能将多家麾下子公司送上资本市场。
似乎是“路径依赖”,这一切,与傅成玉在中海油所做的事情有些相似。曾经,傅将中海油服(601808.SH)、海油工程(600583.SH)等中海油旗下的专业性公司悉数包装上市。
经验告诉傅成玉,将这些专业化公司分拆上市,比打包上市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这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计划,无不透露出“傅式思维”。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如何避免胃口过大、扩张太猛留下的后遗症,也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的长远问题。
在傅成玉主政中海油期间,油气产量迭创新高。2010年底,中海油对外宣传:海上油气产量超过5000万吨,成功建成了“海上大庆”,2020年之前还将建设四个“海上大庆”。
4个月后,傅成玉调任中石化。不久,中海油与美国康菲公司合作的海上油田发生泄漏,还发生过其他油田泄漏、炼厂失火等事故。业界有观点认为,正是中海油扩张太快而管理技术跟不上留下的“后遗症”。
前述熟知傅成玉的业内人士说,“元年之后,后面的路更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