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开局之年 果满枝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1 00:01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记者周烨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更是广东省工商联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全省各级工商联认真贯彻中央和广东省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会议精神,紧扣中心任务,着力开展“我为幸福广东建功业”系列行动,全力推进非公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硕果累累。

  举全省工商联之力办全国盛会

  2011年,广东省工商联与省经信委联合承办广东与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共促转型升级大会。四场推介会组织500多名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家参加,行业涵盖拟引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领域。动员组织来自北京、江苏、浙江、山东等10个重点省、市100多名有投资意向的知名民营企业家组成省工商联分团参会,报送39个招商引资项目,其中9个项目在大会现场签约,签约总金额642亿元。

  牵线搭桥推进“双转移”

  2011年,广东省工商联扎实推进“双转移”战略。先后组织200多名企业家赴阳江、揭阳参加省内知名民企招商考察活动。组织企业家230多人次分别参加粤皖经贸合作推介会等各项经贸活动。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援藏、援疆建设,在广东省产业援疆(民企行动)中,共与喀什地区签订21个对口援建合作项目,总投资额达51.3亿元。全省工商联配合当地党委、政府或自行组织的“双转移”活动达成签约项目957个,总投资金额超1549亿元。

  搭金融平台为民企融资

  2011年,广东省工商联深化与金融单位合作,为民企融资。与省农行、省中行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承诺未来5年向省工商联推荐的会员企业提供1500亿元、1000亿元信贷支持。省建行联合有关商会研发信贷产品近10个;民生银行广州分行与广东民营企业投资商会签约5年内授信200亿元、与广东省湘籍企业家商会签约授信1亿元。全省工商联共组织各类银企对接活动5386人次,协助金融机构举办融资培训班4564人次,协助15家会员企业赴国内外主板市场上市。

  助民企提升科技含量增实力

  2011年,广东省工商联先后推荐8家、4家企业申报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奖和科技创新企业奖;3家企业参加全国“质量月”活动;7个项目向省科技厅申报科技资金共1000多万元;4个项目、7家企业申报2011年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和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截至2011年底,共有7项分别获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一等奖、优秀奖和科技创新企业奖;1项获省科技厅立项资金扶持;1项获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认定。与团省委、广东证监局、省科技厅等单位在全省联合组织实施“广东青年领军企业上市孵化工程”,并推荐15家企业申报,共12家企业入选。全省共协助申报民营科技企业203个,科技项目299个;协助96个企业申请自营进出口权;协助会员企业申请中国名牌产品36次,中国驰名商标33次,广东省著名商标73次,广东名牌产品80次。

  建渠道助民企走出去

  2011年,广东省工商联协助举办“广东省与世界500强和境外大型企业合作交流会”,精心打造交易会酒会、粤港澳主要商会高层圆桌会议活动品牌,先后组织200多位民营企业家参加第十一届世界华商大会等大型国际博览会,分别与阿根廷、越南、美国等国驻广州领事馆人员座谈,与省直有关单位、国外驻穗机构联合举办投资推介会,组织会员企业赴东欧、南美、东南亚地区9个国家学习考察。全省工商联共与112个外国、港澳台地区工商社团建立友好联系,共同举办活动44个,参加人数2164人次;接待境外访问团123个,接待人数2774人次;组团出访395批,出访人数8448人次;组织“走出去”专项考察活动135个,参加2347人次,达成投资协议5.66亿元。

  树典型引导企业家增社会责任感

  2012年,广东省工商联引导非公企业积极投身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事业。组织80多位民营企业家参加省政府召开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座谈会”,当场认捐款物超过2亿元。协助做好广东省光彩事业促进会活动,联合编辑广东统一战线丛书《十年光彩路》。全省共有2524个民营企业参与光彩事业,投资项目749个,到位资金17.34亿元;捐助兴建学校、医院177所,到位资金6.2亿元。

  树立非公经济先进典型,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宣传报道“我为幸福广东建功业”、“光彩事业在广东”、非公经济领域先进典型等,树立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良好社会形象,扩大工商联组织的社会影响。

  夯实基础创新发展组织

  2011年,广东省工商联积极指导各市县工商联做好换届工作。以选好配强工商联主席和党组书记为重点,领导班子建设取得新突破,基层组织得到进一步加强,工商联面貌明显改观。同时,注重抓好商会协会建设。加快发展异地商会为团体会员步伐,先后吸纳重庆市广东商会等6个异地商会为团体会员,目前省工商联管理、指导和联系的商会协会90家,其中获得省民政厅5A级商会4家,4A级商会3家。全省新建行业商会、同业公会30个,新建乡镇商会25个,街道分会4个。工商联作为业务指导单位的有513个。截至2011年底,全省会员总数达20.13万个,跃居全国第一,较上年同比增长14.3%。

  关注热点难点积极参政议政

  2011年,广东省工商联重点关注中小微型企业发展,在全省开展中小企业综合情况、中小企业税负状况、民营经济领域劳动关系、商会协会参与社会建设以及民营企业参与“双转移”情况等重点课题调研,调研成果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汪洋书记、黄华华原省长、朱小丹省长、徐少华常委分别在多个调研报告作出重要批示,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多次上门交流情况听取建议。全省工商联共向各级人大、政协提交议案755件、提案1552件,其中重点提案或优秀提案210件;向党委政府报送调研报告、情况反映、意见建议、专题信息954份;提出意见建议587份,被采用或引起重视275份;参与政策法规文件起草或提出修改建议91份,对涉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提出意见建议159份。

  优化非公经济环境和谐劳资关系

  2011年,广东省工商联积极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省工商联已正式加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深圳、韶关、汕尾、东莞、中山、江门、阳江、肇庆等8个地市和部分县区工商联已正式加入当地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与人保、工会、企业联合会等单位共同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工程,引导非公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还成立了“广东省工商联调解仲裁中心”和省工商联调解仲裁工作领导小组,选荐一批非公经济人士作为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候选仲裁员。全省已有81个县(市、区)设立受理民营企业投诉机构,组建率为67%。2011年底,全省受理民营企业投诉机构共接到非公企业的各类投诉、咨询、求助共436宗(次),其中正式受理投诉97宗,办结90宗,办结率93%,提供维权协助等330多宗。

  把握机遇自我强身

  2011年,广东各级工商联乘中央16号文件和省委15号文件东风,把握地市工商联换届机会,在争取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支持方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经省编办批准,省工商联成立宣传调研部,解决多年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各地以提高执行力、提升战斗力、增强凝聚力、扩大影响力为重点,深入推进“四型”机关建设,增强科学发展能力。首次在全省以公开选拔方式招录投诉中心负责人。科学合理调整干部岗位,鼓励干部竞争上岗。

  2011年,是广东省工商联工作取得重大成绩的一年。面对累累硕果,广东省工商联表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团结广大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坚持继承创新发展,努力争为争位,才能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实现新的突破,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