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iPad”商标权之争诉讼中止:唯冠“局中局”落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3 20:05 来源: 21世纪网

江佩霞 2012-02-23 20:05:35  

  核心提示:苹果发表声明,深圳唯冠全程参与了当年iPad商标3.5万英镑的转让交易,指责深圳唯冠“不实陈述”。并称,“唯冠在这场商标案中输掉了契约精神。”

  21世纪网讯 23日下午,上海浦东人民法院做出裁定,驳回原告深圳唯冠科技有限公司责令被告苹果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对iPad的禁售令,这意味着本月来炒得沸沸扬扬的苹果商标案诉讼暂时中止,经过二审激烈的交锋,iPad商标权之争暂时落下帷幕。

  

“iPad”商标权之争诉讼中止:唯冠“局中局”落空

  激烈交锋:证据交换、听证持续4小时

  庭审从上午9点多到下午1点,苹果公司代理人没在媒体面前出现。唯冠在法庭上提出了六项诉讼请求:要求苹果上海公司停止销售带iPad商标的产品,开除店内的标志,消除相关宣传品,登报消除不良影响,承担唯冠公司诉讼的开支1万元等费用。

  庭审现场,原告深圳唯冠提交了4组证据,证明涉案的iPad及iPad图形两项商标在2000年由深圳唯冠注册拥有,至今未被转移,且一直生产、销售以此为商标的产品,此外,唯冠还提供显示器和宣传册。据了解,这款名为“iPad”的显示器实物,标注的生产日期为2009年,但与苹果的平板电脑完全不同,商标也是“IPAD”四个大写字母,而非苹果的“iPad”。

  唯冠还对对苹果公司提出了六项赔偿要求:停止销售带有iPad商标的产品,拆除苹果专卖店内的相关标识,销毁宣传单,在媒体刊文消除影响,以及赔偿合理开支一万元并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对于停止销售iPad,原告愿意提供等值财产担保。

  庭上,苹果上海公司也针锋相对地提出了10项证据。据了解,苹果律师提交一系列电子邮件,证明唯冠早已将全球共10项商标转让给美国苹果公司。电子邮件显示,英国IP公司与名为袁辉的唯冠员工接洽,后达成协议以3.5万英镑向台湾唯冠购得全球共10个iPad商标,并按照其指定的台湾电子的账号汇款。其后,英国IP公司将这些商标全部转让给美国苹果公司。

  苹果表示,“唯冠已经3年没有使用iPad商标,对苹果起诉是违反契约精神的行为。”目前国家商标局正在对此进行行政复议,因此向法院申请终止审理的决议。

  在庭审中止后,苹果代理律师胡晋南以苹果公司不委派其发表言论要求为由,“称暂时不方便接受21世纪网采访。”

  事件回顾:唯冠称苹果3.5万英镑“骗取IPAD商标”

  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保税区的深圳唯冠科技公司目前已经负债累累,几近倒闭,谁也没想到,唯冠曾是全球第四大显示器生产商之一。21世纪网了解到,“iPad”是唯冠一款产品的名称,也是一个商标,该款概念性产品是由唯冠公司在1998年开始设计,并于2000年正式对外发布的。唯冠总裁杨荣山在21日的发布会上表示,“‘iPad’这是唯冠的‘i家庭’系列之一,研发投入已经超过3000万美金。

  杨荣山称,早在2009年,苹果公司就希望能购买该商标,并保证不与唯冠进行竞争,但当时唯冠处于经济困难,并计划进行收缩,因此同意了苹果的交易。苹果公司却在本周三通过科技博客网站AllThingsD声明反驳:“我们几年前已经用3.5万英镑购买了唯冠在10个国家的IPAD商标全球使用权,但唯冠拒绝履行与苹果公司之间的协议。目前,香港的一家法庭在此事上已站在苹果一边。”剪不断,理还乱。早前,深圳唯冠召开发布会,不仅出示了自家产品唯冠iPad的资料,并称苹果曾使用欺诈方式使唯冠转让iPad商标的全球使用权。22日,深圳唯冠带自产“iPad”出庭以证被侵权,经过长达4个小时的庭审,法院未公布判决结果。唯冠表示,不排除与苹果庭外和解的可能。但苹果当庭指责唯冠产品虚假,“没市场,没客户,员工已解散,还有八大债主上门。”

  

“iPad”商标权之争诉讼中止:唯冠“局中局”落空

  国外媒体曝光的香港法庭iPad商标案判决书

  2011年12月,苹果公司就曾将唯冠科技告上法庭,判定Ipad在中国大陆的商标归其所有。唯冠公司代理律师肖才元表示,唯冠公司已开始在广东地区对苹果授权经销商提起诉讼,要求苹果经销商停止侵权——停止使用iPad商标。深圳市中级法院做出一审判决,驳回苹果公司诉讼请求,不久,中国内地20多省市纷纷下架iPad产品。

  附:iPad商标纠纷史时间事件2000年唯冠台北公司注册iPad电脑等多种电子产品的欧洲与世界其他各地的商标。2001年6月、2011年12月唯冠科技(深圳)公司先后申请注册了两项iPad中国商标。2006年苹果在英国以撤销闲置不用商标等理由将台湾唯冠告上法庭,这场官司以台湾唯冠胜诉而告终。2009年12月苹果用3.5万英镑获得了iPad的海外商标权。不过唯冠科技称,iPad的中国大陆商标权归属于其唯冠科技公司所有。2010年2月苹果与英国IP公司签订了一份《权利转让协议》,英国IP公司以10英镑为对价,向苹果公司转让有关商标的所有权利。2010年8月唯冠因金融危机破产,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等8家银行成为实际控制人。

  2011年2月唯冠和苹果iPad商标权之争首次在深圳对簿公堂,而这也是双方第一次正式交锋。2011年12月经过三次开庭审理,苹果一审败诉,赔偿和商标要求被驳回。2012年2月唯冠科技在上海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对苹果iPad执行禁售令遭驳回,诉讼中止。

  和君创业与唯冠“翻脸”

  深圳唯冠与苹果iPad商标权纠纷以来,和君创业总裁李肃充当了整场iPad商标案的操盘手。李肃在发布会表示,“苹果在购买唯冠商标时,正遇上唯冠的财务危机,他们是乘人之危,显失公平。”“苹果公司设立的虚假小公司花了3.5万英镑买走的iPad商标是用不正当的欺诈手段取得的,我们委托美国公司正在准备起诉苹果公司。”

  不过,21世纪网经过多方求证得知,李肃已和唯冠创始人、总裁杨荣山产生不和。杨荣山今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李肃此前发言不代表唯冠立场,目前已经聘用新公关公司负责对外信息发布事宜。”

  苹果公司方面也发布律师函,称深圳唯冠全程参与了当年iPad商标的转让交易,指责深圳唯冠“不实陈述”。并称,“唯冠在这场商标案中输掉了契约精神。”

  虽然苹果与唯冠的iPad商标案持续已久,但苹果的股价却似乎因此风波受到影响。23日开盘,苹果(NASDAQ:AAPL)报513.04美元。对于此桩中国IT商标案的事态发展,21世纪网将继续紧密关注。(21世纪网 江佩霞)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