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豌豆荚:创新工场毕业生的第一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1 01:3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刘佳

  从创新工场“毕业”一年多,豌豆实验室联合创始人、27岁的王俊煜掩饰不住得意。

  “现在用户每天从豌豆荚下载的数据量已经达到了45T。这是什么概念呢?”他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如果这些用户不是从豌豆荚下载而是从手机上直接下载,按中移动1M 1元收费标准,每天总共要花差不多4500 万元人民币。

  豌豆荚是一款针对Android手机的管理工具,也是创新工场成立后首个曝光的投资项目。

  去年1月,豌豆荚正式从创新工场“毕业”, 搬到知春路一处民宅。王俊煜与他的同事们正式脱离创新工场羽翼,真正投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民宅用电有限制,要保证服务器运行就不能开空调。去年夏天,豌豆荚几十个人只能在一间 20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天天吹风扇。很快,房子不够用了,他们租下另一间房子,并有了个统一的称呼“豌豆实验室”。

  实验室充满“极客”氛围:里面摆着桌上足球、篮筐、飞镖、乒乓球,他们还养了一只懒猫。作为豌豆荚的创业导师,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有时会抽空到这里打打乒乓球。

  一两年前,业内曾揶揄这是个脆弱的“豌豆公主”。因为同类产品太多,人们认为它已失先机,没啥竞争力。比如那个91助手的名气就比它大。

  王俊煜坦言91助手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但并不完美,豌豆荚要全盘抄它不可能存活。

  “竞争力最根本的地方是初步的idea比别人的更细致,而且能够做出来。”他说。

  CEO周利民将豌豆荚定位于“手机百度+好123”。这不是应用商店,而是一个聚合平台,一个能让用户通过搜索寻找应用并下载的渠道。目前它已覆盖PC 、手机及 Web三种平台,聚合了 21 家应用商店,提供超过 40 万款应用。

  应用搜索是豌豆荚相对同行的优势之一。最新发布的PC客户端版本,支持一键搜索手机短信、邮件、通话记录、通讯簿等,用户也可直接在搜索框内发送短信、安装应用。

  豌豆荚的Windows版(PC端)总安装量已超过2503.9万,日活跃用户规模超过百万。2010年4月发布后,它只用10个月就达到百万安装量,此后8个月达千万安装量。王俊煜说豌豆荚已覆盖国内一半Android用户。

  成绩与它头顶的创新工场光环不无关系。周利民坦承,在起始资金、人才、产品建议、公关传播上,后者确实给了很多帮助。

  创新工场里的“抱团文化”也让它受益。豌豆荚起初没用户,应用汇帮了它,而豌豆荚又在Android应用商店帮应用汇短期迅速聚集大批用户,跻身国内一线应用商店之列。

  应用汇CEO罗川说,相比单打独斗的项目,如此会跑得更快更稳。不过周利民表示,创新工场仍然会给公司帮助,但以后要靠自己。

  竞争对手越来越强。占据市场先机的91助手傍上了奇虎360,还有号称“创新杀手”的腾讯也切入这一领域。

  但竞争中也有融合。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手机QQ是豌豆荚中的热门应用,目前已被下载232万次,而给豌豆荚贡献最多盈利的则是腾讯微信。

  如同众多Android平台开发者一样,赚钱也是豌豆荚面临的一大考验。目前,豌豆荚的唯一收入来源是帮助开发者做应用推广。周利民说,目前做推广的应用数量非常低,大概连1%不到,未来会尝试向用户收费。

  对手走得更快。网龙博远无线CEO胡泽民去年对媒体说,91助手和安卓网广告收入已占无线总收入60%,2012年或将启动IPO进程。

  拥有2500万用户的豌豆荚,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可能性不大。王俊煜说团队开始将重心转移到用户需求深度开发上来。他发现,每个豌豆荚用户手机上平均安装78个应用,却只有28张照片和24首歌,与苹果平台截然相反,他认为,应用下载之外有很大发展空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