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上海迈向全球“智造”中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1 01:3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张颖

  上海迈向全球“智造”中心

  上海正全力迈向全球高端“智造”中心。2月29日,上海市政府举行专场新闻发布会,邀请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主要内容,并回答记者相关提问。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健告诉记者:“‘十二五’时期,在保持平稳增长的基础上,上海力争成为全国率先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先行先试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引领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辐射区,为建设成为全球高端‘智造’中心之一奠定基础。”

  推进“双倍增一提升”

  “工业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尤其是全面提升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地位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城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刘健指出,“为此,上海将大力推进‘双倍增一提升’工程。”

  所谓“双倍增一提升”工程,即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十二五”期末,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番;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倍增”,“十二五”期末,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领域)营业收入比2010年翻番;围绕“先进制造业提升”,使上海制造业转型改造步伐明显提速,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十二五”期末,上海将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番,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

  刘健指出,上海将聚焦发展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重大装备、民用航空航天、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产业,组织实施大规模集成电路、民用航空、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新型显示、智能电网、新能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与汽车电子、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卫星导航等一批重大专项工程。

  据悉,“十二五”期末,上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包括集成电路、通信设备领域技术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保持国内领先、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缩小,海洋工程装备在系列化、深海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核电、太阳能等新能源装备保持国内领先,大型客机实现首飞。

  “上海还将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度融入区域乃至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推进国有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着力吸引中央企业落户,提高吸引外资质量和水平,增强工业集聚辐射能力,2015年争取3家工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刘健透露。

  淡化工业总产值指标

  “在具体目标指标设定上,‘十二五’时期淡化了以往五年规划所用的工业总产值等总量规模目标,强化了经济效益、结构优化、创新能力和资源环境目标。”刘健告诉记者,“上海工业体量较大,重要门类发展在国内名列前茅;未来,我们的重点是由大变强,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末,工业增加值率比2010年提高2.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5%左右,技术改造投资占全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5%,工业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比2010年提高5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降低30%以上。

  在刘健看来,“十二五”时期,上海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比较复杂,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部需求逐步下降;与此同时,上海自身发展也存在几个需要研究的约束条件。

  “比如,土地资源稀缺。”刘健分析道,“到2020年,上海可利用土地资源只有16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量仅为2万亩;此外,能源供应趋紧,上海节能减排压力大增。”更重要的是,目前,上海工业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仍比较低,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开发,“下阶段,我们要把科研能力转化为生产力,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