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解决方案初定中担事件终局尚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2 01:2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颜汐

  “中担事件”有了初步解决方案。

  《第一财经日报》获悉,该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四大方面:一、各银行将依法合规严格履行借款合同,对正常贷款不予催收;二、各银行结合各企业客户信贷合同的具体情况妥善处置保证金;三、各银行对于信用记录良好,经营状况正常的借款人,按照各银行正常流程办理续贷业务;四、各银行将指派专人与应急工作组及监管部门对接,进一步摸清中担公司实际情况,共同化解风险。

  昨日,在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下称“北京金融局”)的316会议室,北京金融局副局长栗志纲正式向十几名中担客户代表公布了“中担事件”的初步解决方案。栗志纲表示,北京金融局、人行营管部、北京银监局,以及各相关银行已经在2月29日召开的“中担公司事件金融机构沟通工作会”就解决方案达成了一致意见。

  针对银行与企业的借贷问题,栗志纲指出,由于每家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贷款情况都有所不同,再加上中担的账目情况又很复杂,所以“工作组”将与银行、中担公司一起对企业逐一进行调查、摸底。“具体每一家企业的解决方案要视乎它们的实际情况而定。”

  另一方面,在追讨被中担挪用的资金问题上,也存在多种解决方案。

  记者获悉,目前某金属商会和贸易商会两家已经决定采用“债券变股权”的方式收回部分损失。

  “但这毕竟不能直接解决流动性问题,企业还是要面临破产的危机。”一位小企业主则明确表示,他不会选择这样的方式。

  相比这种“间接”的收回资金方式,海外投资者注资的方式似乎更为直接和有效。中担方面也不止一次表示,已经有多家战略投资者表示了对中担的“兴趣”,正在积极接洽中。

  “中担毕竟还是有一定规模的,旗下的典当、小贷公司等关联企业仍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在目前的情况下,投资者希望借此打压中担的价格。因此,这是一个投资者和中担‘博弈’的过程,会比较漫长。”栗志纲告诉记者。

  不过有客户代表质疑:“中担的‘壳’再值钱,有谁愿意花十几个亿来填这个‘窟窿’?”多位中担客户向记者表示,很难相信中担可以通过引入投资者来度过危机。

  同时,栗志纲还表示,有关部门已经派人赶赴广州,追讨被陈奕标从中担挪去广州“救急”的6亿元资金。“如果这部分钱能追回来,也能解决不少问题。”他称。

  但是,某中担客户认为,广州华鼎和创富的情况要远比中担严峻,这条路肯定行不通,“泼出去的水怎么可能还收得回来”。

  “最后一个方法就是诉诸法律了,银行告企业的同时,企业再告中担。”但栗志纲自己却并不认同这个方法,“金融机构倒闭这类案件,从审理、判决再到执行一拖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企业拖也被拖垮了。”

  由于银行在该解决方案中占据了最重要角色,所以它们的态度就成了推进解决方案执行的关键因素。

  尽管栗志纲再三强调“已经与各家银行达成共识”,但就在会议进行当中,仍有客户不断接到银行的催款电话,一名中担客户甚至直接将银行的催款电话递给了栗志纲。

  “各家银行和银监局方面的确都已经同意这个‘解决方案’,我们已经给政府领导做了汇报,只是可能信息从总部传达到支行还需要一些时间。再说了,银行到底同意到什么程度,银监局乃至政府都没有权力干涉。”栗志纲解释道。

  他还指出,对于254家企业的偿付能力,银行做过调查和估算。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企业确实是没有能力还款的,如果它们倒闭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另外三分之二的企业是有一定的还款能力的。

  记者了解到,中担留在银行的2.1亿元保证金中有1.2亿元是企业交纳的。对于这部分资金,栗志纲表示,银行在调查和证实后,将会把这部分保证金归还给相关的企业。

  “(中担事件)是正常的民间行为,政府是不会直接出资救助的。但政府一定会努力推动这个事情得到更好的解决。”栗志纲指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