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科技向文化的致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2 10:55 来源: 《中关村》Microsoft: a Tribute from Science andTechnology to Culture and Arts
总部位于中关村的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曾屡次涉足文化艺术领域,在科技和文化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With the headquarter located in Zhongguancun, Microsoft Asia-Pacific R & D Group, have been repeatedly involved in the field of arts and culture, to build a bridge between technology and culture。
文 本刊记者 吴炜
如果一定要把世界三个IT巨头拟人化,那么,和苹果的艺术气和谷歌的自由开放相比,微软似乎更具备更浓厚的技术味。我们可以联想出来的词或许会包括:理性、实用、严谨等。但我们看到,自从微软陆续推出Xbox、Kinect等产品,微软已经逐渐改变了其严肃形象。我们开始把微软和各种妙趣横生的运动和娱乐联系在一起。
事实上,微软作为一个软件帝国,涉及的领域相当广阔,除了科技,也不乏艺术和人文领域的抱负。比如,总部位于中关村的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就曾屡次涉足文化艺术领域,在科技和文化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用数字技术激活传统艺术
对联是中国民间广泛使用了超过一千年的时间独特的的艺术形式,传达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文字之美、韵律之美,散发着持久的文化魅力。但对现代人来说,由于对传统文学的生疏和缺乏对对联的练习,对对联就已经是不容易的事了。但微软的一项发明使这门艺术有了更多向现代人普及的可能。
2004年,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前院长沈向洋的大力支持下,微软亚洲研究院自然语言组启动了“计算机自动对联”的研究。自然语言组周明主任研究员于2004年底完成了方案设计,并在自然语言组、语音组、人机界面组等多位同事的大力支持下,历经1年半成功研发了第一个电脑对联系统,经过改进后,微软对联的网站在2006年9月对外公布,吸引了很多的用户。
周明回忆到时的情景时说:“虽然我们并没有做任何商业宣传,但是上线当日就创造了单日独立访问人数5万人次、每日页面浏览量达50万的‘票房纪录’。这对于一个研究项目来讲,似乎是一个奇迹。”微软对联完成之后,给很多人带来了许多快乐,当然也给周明带来了快乐。后来,新浪无线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合作,把对对联这项中国千百年来的春节传统习俗搬到了电脑和手机上。通过这些公司的努力,使这一不再流行的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微软“激活”传统艺术的并非只有这样一个孤例。自2008年起,微软亚洲研究院发起微软学生技术俱乐部变发起了年度微软学生挑战赛(Microsoft Student Challenge),其2010年的主题为“绽放遗失的美好”,旨在通过基于微软的软件,创造性地将濒临灭绝的传统民间艺术,带回现代人的视野,让古老的艺术再次绚丽地绽放。
在这次活动中,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微软技术俱乐部Karyocyte团队的同学们,开发出了妙趣横生的中国剪纸电脑辅助设计软件,希望能在网络时代为传统工艺打造出一片新天地。
剪纸曾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起源于汉,发展于隋唐,成熟于明清。但是,在简单易行的多媒体技术和在快速的生活节奏冲击之下,剪纸工艺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剪纸从个性设计,变成模板生产,从生活必须品,变成了旅游纪念品——艺术的美好正在遗失。有没有可能用电脑技术来辅助剪纸艺术?Karyocyte团队用基于二维平面上的图像技术模拟现实,通过各种简单的工具,用计算机来辅助设计剪纸,成功地将一张平平无奇的白纸剪成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造型和图案,并通过简单的操作,美观的视觉效果来激发年轻一代学习剪纸的兴趣,一定程度上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而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软技术俱乐部的“追影”团队,则用电脑技术复活了“皮影戏”。他们通过识别技术识别物体,甚至是直接识别手势,来控制由2D引擎搭建的模拟皮影,表现出皮影在手势的控制下自由的活动。通过这套系统,用户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随意操纵皮影,舞动奇迹,从而推广皮影这项中华传统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皮影戏,甚至喜欢上中国的传统文化。
可以“体验”的
《清明上河图》
众所周知,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堪称国宝级文物。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保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普通人难得见到。但在科技的帮助下,这幅画有了更“立体”的展现形式。
2010年6月23日,故宫博物院、微软亚洲研究院(隶属于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和北京大学在故宫博物院举行发布仪式,宣布三方共同合作研发的“走进清明上河图”沉浸式数字音画展示项目正式完成。
据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徐迎庆介绍,所谓“沉浸式”,不仅代表一种艺术欣赏方式,更是对该项目所含数字技术的一种概括。“走进清明上河图”沉浸式数字音画展示项目采用千兆高分辨率的清晰数字影像,在基本覆盖了观众视角的63寸屏幕上,最大程度地再现原作的所有细节;根据画卷情节安排了54个场景,基于文物专家的研究成果模拟设计了700多段人物对话,由5.1声道输出实时合成的场景声效和优美音乐,准确再现了画面空间关系;通过最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由观众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多点触控的荧屏上进行操作,观赏画面的任意细节。随着画面位置的变换,所有声音平滑过渡,逼真的立体声环境使观众仿佛置身画卷,与宋人摩臂擦肩,聆听市井喧哗、人物故事,领略风华盖世的古都盛景,体验“人在画中”的感觉。
这意味着,观众在参观故宫时,可以在故宫博物院的书画馆里借助这一多媒体展示平台,在欣赏画作的同时,身临其境地感受800多年前盛极一时的北宋都城汴梁的社会盛况。可以说,这提供了一条新的对文化遗产的理解渠道。
据介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项目组的三方成员深入研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欣赏习惯,在微软公司的ICE、Silverlight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清明上河图》的空间造型特点,研发了独创性的三维布局恢复算法和虚拟环境组织方法,实现了超大量数据的合理组织和流畅调用。
在上海世博会上,有科技公司用现代人的创意让古人的《清明上河图》动了起来,不过那是现代人的解读方式。微软制作的这个项目是在完全忠实原画的数字影像基础上营造出一个虚拟的环境,让观众自己在读‘原画’的同时,领悟《清明上河图》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因此,它更具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味。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本身热爱艺术,他说:“我们相信,技术的运用会给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开启新的篇章。“
科技之光照进敦煌莫高窟
和其它艺术形式不同,彩塑和壁画类的文物很难用常规办法保护。历经千年的岁月洗礼,敦煌莫高窟遭遇了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文物保护和数字化工作迫在眉睫。守候莫高窟50年的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就曾纠结于这样的一个两难的问题:如何让人们可以领略到莫高窟的神韵?同时又保护好莫高窟?
2011年,由大学、研究机构、科技企业各方联手推进的敦煌数字化工程,犹如一缕明媚的科技之光,照进古老的莫高窟。
在莫高窟的保护中,佛龛信息的采集和图像拼接是敦煌研究院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微软亚洲研究院专门向敦煌研究院捐赠了专门为敦煌莫高窟量身定制的“飞天号”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这一系统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软件的自动拼接功能和焦点合成技术,可以让“飞天号”用一幅照片拍摄一个完整的中型佛龛。使用“飞天号”,只需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一个中型佛龛的采集工作,而完成一张9平方米壁画的采集工作仅需要十几分钟,大大提高了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的拍摄效率。
据悉,微软亚洲研究院与敦煌研究院的合作是微软亚洲研究院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项目(eHeritage)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于2008年7月启动,迄今为止,微软亚洲研究院已经与亚太地区多个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的专业机构,在文化遗产监测、数字化保护与教育等多方面开展了诸多有益的尝试、交流与合作。该研究计划至少已资助了来自亚太地区高校及研究机构的18个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
微软亚洲研究院的“eHeritage”,在与文化遗产保护结合的方式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把研究成果运用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和教育项目上;一种与科研院校合作,提供相关资助服务。
除敦煌研究院之外,微软亚洲研究院还与多个科研院校合作一起开展项目研究。比如,与北京电影学院动漫学院合作的中国水墨动画,其中有荷花、虫子、小鸟、池子等等,它把中国传统文化完全做到漫画中去了。既有教育意义,又让人看得很美。这一项目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视觉计算和网络图形技术和电影学院文化艺术相结合的完美结晶。
正如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认为的,科技与艺术、文化是相辅相成的。科学和计算机可以帮助艺术、文化的发展,比如让文化遗产保存的更长,更久远。而科技讲求创新,艺术创作包含着更多的创新,科技和艺术需要更多的交流。
据记者的了解,目前,微软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正试图赋予产品更多的艺术和设计元素。不管是去年的Office for Mac 2011,还是今年可能推出的Windows8正式版,都运用了新风格的界面和设计元素。
相信,随着竞争的加剧和自身长期的积累,微软将会为人类贡献出更人性化和更美的科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