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最大的不公是国家福利制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2 16:49 来源: 中国经营网

  两会召开前夕,人民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两会十大热点候选项中,“社会保障”连续第三次蝉联热度排行榜榜首。

  两会召开前夕,人民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两会十大热点候选项中,“社会保障”连续第三次蝉联热度排行榜榜首。其中89%的网友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上调幅度和速度表示不满,尤其对养老金“双轨制”颇有微词。

  仅仅由于身处体制内外,中国公民在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住房等国家福利层面竟分成四大阶层:占据塔尖的是公务员,其次是事业单位,再次是企业职工,最后是农民。

  这些年高烧不退的国考热,背后的原因除了权力的魔力,便是完善社保的诱惑。还有一个佐证是:目前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28%的费率是全世界最高的费率,但8成以上补贴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

  由于国家总体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太多,负担过于沉重,缺乏科学合理的保值增值手段,长期以来,中国养老金账户寅吃卯粮,2010年空账运行金额竟高达1.3亿元。

  为了减负,政府自2008年启动5省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向企业看齐以来,利益所涉阻力重重,改革并无实质推进。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公务员是人民公仆,为何在该牺牲一些既得利益,为改革率先做贡献的时候,却将自己体制内亲密战友事业单位职工推到风口浪尖?

  在制定政策的人不率先垂范的背景下,改革的真正驱动力先天不足,即使政府此后8年连续上涨了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但其月均1400元的收益与按兵不动的公务员退休金仍有巨大落差。

  为此,公众关于应该公开企、事业单位退休员工资金表,加大企业退休人员工资涨幅,彻底取消养老金“双轨制”等呼声此起彼伏。

  自从贝弗里奇爵士提出了全民医保福利的概念之后,在各国政府责任中,全民医保已经成为国民医疗保障的重要基础,使全体国民在医疗方面获得均等化的国民待遇。

  目前在中国,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医保中享受同样的待遇。所谓国民待遇,本不应划分职工、居民与农民。而我国的医疗保险却根据人群的不同,被划分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两会召开前夕,人民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两会十大热点候选项中,“社会保障”连续第三次蝉联热度排行榜榜首。

  而建立在官本位基础上的特权医疗又加剧了中国医保的不均衡。

  鉴于当前医疗事业重归公益轨道,社会化医疗体系逐步完善,彻底终结特权医疗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于是各地公务员入社保的进程开始提速。

  北京市近日宣布,自2012年1月1日起,市属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约22万人取消公费医疗,并入职工医保。截至目前,内地31个省区市中,至少有24个已取消公费医疗,全部参加医疗保险。其他省份正在逐步取消公费医疗。

  目前,很多省市都加大力度推进医疗保险的整合,很多富裕省市如北京、上海、苏州、无锡都开始推进“三保合一”或者“两保合一”。 但弥合鸿沟不仅需要加大投入,还遇到三项医保自成体系,在缴费政策、待遇享受、具体措施、办事规程方面均不统一等难题。更麻烦的是,如果官员医疗超支,在现行权力运行体制下,肯定会想办法弥补亏空,结合现在政府预算账本公开的滞后、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混乱以及社会监督的乏力,特权医疗有可能会从过去的公开转为地下。

  表面看,中国社保变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核心都与两个字有关——权力。

  这属于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范畴,系政府主导的公共事业,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然而由于总体投入不足、体制变革的滞后和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显得步履维艰,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扩大内需的关键掣肘因素——按照国际惯例,政府每向社保投入一块钱,将拉动十块钱的消费。由于社保不健全,不公正,全世界最爱储蓄的中国百姓不是太爱钱,而是不敢花。

  目前,伴随着有些迟来的纪念小平南下讲话热潮的到来,整个社会改革共识正在形成,争论集中在节奏:渐进还是激进。

  从民生层面,集中体现在实现社保公平上敢不敢于从顶层制度入手,从取消特权动刀,为社会公平正义在民生层面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公务人员占据了中国多数医疗和养老的国家福利,也意味着社会管理成本的高昂,该精兵简政了。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士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