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挑战来自川渝竞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3 01:14 来源: 中国经营报彭戈
2012年对于四川而言将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在“十二五”第一年,四川GDP总量跃升至21500亿元,成功跻身“两万亿俱乐部”;同时,肩负着“再造一个产业成都”重任的天府新区也开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春节之前四川两会上的消息显示,四川省的另外一个国家战略——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将成为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对四川省来说,成渝经济区建设的一个挑战在于,四川和重庆的竞合问题。
川渝竞合之困 川渝竞合其实是一个延续多年的老问题。但在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被设计为西部经济中心,甚至是全国第四个重要增长极的背景下,四川需与重庆一起跨越这一挑战。
自从1997年川渝分治以后,重庆与四川这两个一衣带水的邻居之间,“暗战”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作为两个经济实力相当、西部地区发展最快的城市,成都和重庆都想担当西部的领头羊。”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表示,发展目标的近似性使川渝之间一直是竞争大于合作。
另外一方面,川渝之间的矛盾其实在分治之前就已经开始累积。在重庆民间,“重庆挣钱,成都花钱”、“重庆为四川打工43年”的怨言已经流传多年。
在川渝分治之后,双方在地理区位、产业结构、发展诉求方面的接近性也不断累积着双方之间的竞争势能。
根据四川省统计局的调查,川渝两地的三次产业结构存在很强的相似性,过去数年间,两地以农牧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都显著降低,同时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都发展不足,但第二产业都是发展迅速,都占到各自GDP总量的一半以上。
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表示,由于川渝之间产业同质化的问题突出,加之区位类似,很多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同室操戈”。
这一激烈竞争势态在近年来由东向西的产业转移浪潮中,表现尤为明显。双方在招商引资和争取国家政策扶持等方面不断明争暗斗。两地都十分重视电子信息产业,双方围绕富士康、仁宝等大型项目大斗其法,在民间乃至官方的层面都出现了“口水战”。重庆经信委主任就曾直斥在笔记本电脑项目的竞争上,四川方面表现得“很不道德”。除了单个项目的激烈竞争,双方区域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定位上也互相较劲。川渝两地都先后提出了建立西部金融中心的概念,也同时提出要成为西部交通枢纽。双方在重大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制造业等方面也提出类似的发展目标。
在历史恩怨和现实利益博弈的背景下,“争夺西部龙头的心理被放大,导致双方此前在合作层面难以有很大的突破。”区域经济学家、重庆工商大学教授王崇举表示。
机遇下的新问题
成渝经济区作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在2011年获批,为双方减少恶性竞争、加强区域合作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上的机遇。
“成渝经济区的获批对于川渝双方来说,既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又是一个挑战。”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表示。
按照规划,到2015年,成渝经济区经济实力将显著增强,成为西部经济中心;2020年成渝经济区区域一体化的格局将基本形成。“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目标要求川渝双方在各自发展的同时,必须将视野放得更加开阔,将两地的发展放在一个大局下来考虑。”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戴宾表示。
这一发展目标直指川渝之间竞合的核心点。“这意味着双方必须放下成见,破除行政壁垒、加强合作和相互协调,建立起一个开放、规范、有序的市场,促进市场要素和资源的无障碍流动机制。”盛毅表示,这对于两地政府而言是一个重大考验。“地方政府对于现行的行政区域分割状态下的发展模式已经非常熟悉,也积累了很多的成功经验。如何从跨省区合作的角度考虑未来发展,两地政府都有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
对于四川而言,这种挑战尤为明显。
在成渝经济区规划中,四川有15个区市被纳入经济区范围。“基本上除开阿坝、甘孜等民族地区,川西平原绝大部分地区都被纳入成渝经济区的范围。”盛毅表示,这些区域发展各自并不均衡,在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经济条件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如何让这些地方在成渝经济区中获得协同发展,对四川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在此问题上,四川已认识到问题的复杂性。在2011年的天府新区启动仪式上,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就表示,成渝之间不能“以邻为壑”,必须要有“一体化”的发展观和“一盘棋”的大局观。刘奇葆鼓励成渝经济区范围内隶属于四川省的市县政府放胆、放手与重庆合作,他还指出毗邻重庆的区域要主动对接重庆、配套重庆,“合作越深越好,成效越大越好”。虽然有高层的鼓励,在成渝经济区四川范围内,各个区市县如何在成渝经济区中找准定位,同时寻找省级层面的政策扶持依旧是各地面临的主要问题。
塌陷的中部
对四川而言,在成渝经济区设立之后,还面临着一个现实的问题:如何让成渝经济区中部塌陷带重获生机。
四川省委党校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成渝经济区存在着“中部塌陷”的现象。根据调研,经济区范围中只有重庆、成都的综合竞争力得分大于0,成都平原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平均得分为0.016915,川南城市群平均得分为-0.344982,川东北城市群平均得分为-0.136728。
“由于在成渝经济区中,作为两个特大型城市的重庆和成都吸收走了大量的周边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使成渝的中间地带成了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主任戴宾表示。
这在成渝中间地段的内江、广安等城市尤为明显。内江曾是四川老工业基地,制糖业发达,有“甜城”的美称,但近年来由于制糖业的没落和煤炭资源挖掘殆尽,内江在四川存在被边缘化的危机。
虽然成渝经济区内连接着众多区市县,但由于多年来形成的核心城市发展理念,使得成渝两个核心城市与经济区中间地带呈现离心式发展的趋向。成都作为核心大城市,对于中间地带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不靠的成渝中间地带面对两端核心城市强大的资源吸附能力,在发展上显得有心无力。
“对四川而言,若想与重庆实现一体化发展目标,就必须解决中部塌陷问题。”盛毅表示,这要靠国家从宏观层面调整,通过产业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和政策引导。另外需要四川与重庆方面进行协调,建立完整、高效的协调机制。
“在这一点上,成渝经济区可以借鉴和效仿长三角经济区的经验。”成渝经济区规划起草组负责人、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表示,长三角区域合作形成决策层、协调层和执行层三级运作的机制,在推进长三角规划实施和解决跨区域重大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