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收费频遭质疑 银行中间业务虚火或将降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3 01:15 来源: 中国经营报

  李蕾

  “不准以贷转存,不准以贷收费,不准存贷挂钩,不准浮利分费,不准一浮到顶,不准借贷搭售”——2月初,银监会“七不准”直指围绕贷款滋生的各类违规收取服务费问题,意在给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挤水分。

  中间业务已日渐成为国内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增长极。不过,在中间业务日益成为拉动银行利润攀升重要引擎的同时,附着于银行卡的各种捆绑收费、依靠信贷资源的强势搭车收费等诸多业务名目不仅令中资行遭来“变相谋利”的质疑,也让中国银行业的盈利结构转型面临尴尬局面。

  中间业务保持高增速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银行家论坛上,交通银行行长牛锡明提供的数字显示,除占比58%的信贷资产外,该行去年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等业务余额达到了7000亿元。

  近年来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提速颇为引人注意。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0年,作为中资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7%、11.8%和12.5%。此外,去年前三季度,国内16家上市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达到3204亿元,同比增长44.5%,增速明显超过利息净收入(36.3%)。

  据业内专家分析,中资银行近年中间业务的增速明显主要得益于“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快速发展”和“大量理财产品的发行”。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到全国,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金额同比增长3.1倍。截至去年,中国已与18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跨境人民币交易业务,现有账户下的跨境人民币结算达2.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94%。

  此外,虽然受到监管约束,理财产品的发行环境日趋严格,理财业务仍为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最大亮点。

  从2004年的“银行理财元年”算起,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便逐年翻倍,2011年则再度呈现爆发式增长局面,数据显示,去年有统计的全部87家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发行总数达2.3万款,较2010年增长近一倍。

  中间业务增速回归常态

  尽管上述各种中间业务日益受到各家银行重视,但在此类业务对银行业整体收入拉动作用愈发凸显的同时,诸如服务缩水、信息不透明、手续费用繁多等,如此高利润却又如此“计较”的银行也开始遭受越来越多的用户质疑。

  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便被收取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及各项中间业务费用,或销售理财产品时未能充分告知产品投向和风险等,消费者对于银行的不满早已不再是新闻。

  对于银行业的“不规范经营”问题,监管层自然不能坐视不管。日前,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就要求银行明码标价。有金融专家表示,此次整顿有助于挤干银行中间业务的“水分”,引导其朝正确轨道发展。

  对于来自各方的质疑和埋怨,银行内部也有不同声音,多数是感到“委屈”。“无论是政府、机构、个人、企业,从银行获取服务的支付形式不仅是利息,也有很多中间业务的费用,这也是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调整和转型的过程,我们各方面的金融消费者也要有一个消费观的转型。”在前述中国银行家论坛上,工行副行长李小鹏如是呼吁。

  邯郸银行行长郑志瑛在论坛上表示,中国银行业要放弃因成本收费的说辞,不要以中间业务之名收费,包括自营存贷款派生的费用,因其“属于附加费用,而非中间业务收入”。

  申银万国此前发布的银行业2012年投资策略报告认为,2011年中间业务高增长主要由信贷相关的所谓顾问咨询费、承诺费等推动,随着2012年信贷需求减缓,靠信贷紧张而带来的中间业务上涨将会随潮水退去,显出本来面貌,银行中间业务增速回归常态。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更加严格的资本监管,以及来自同业以及银行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今年国内商业银行业务结构转型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就在近日,建设银行副行长朱小黄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建行今年要给分行减压,中间业务的增长目标已经下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