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种粮也能自动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3 04:56 来源: 经济日报

  “去年我最高兴的事儿是玉米大丰收。一垧地(15亩)收10吨玉米,除去成本纯收入有10800元。”黑龙江省嫩江县伊拉哈镇黎明村村民王树民的声音中带着笑意。

  王树民把丰收的原因归结为国家的好政策。“种田不交税,去年县里还拿出2000多万元支持农民种玉米,种子都是白送的。”

  “现代化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也功不可没。”王树民说,“我们村大概有60%的农民在外打工,原来他们的地大多让亲戚代种,一家一户的种植规模小,用的农机设备也落后,一垧地平均纯收入只有五六千元。”

  为了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2010年伊拉哈镇黎明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王树民当上了合作社的经理。2011年,本着自愿入股、入股分红、自负盈亏的原则,合作社流转土地2430亩,连片种植了玉米,统种、统收、统一分配。

  王树民告诉记者,合作社有28台套先进的农机设备,从整地、播种、植保到收获,各个环节像是一条自动化的生产线,明显提升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粮食产量翻番。

  眼下,合作社正在准备春耕,王树民充满信心,“今年,我们已经流转出2万亩土地,合作社今年的目标是力争给国家交出15000吨玉米。”

  政策解读:

  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四个首次”:首次迈上11000亿斤的台阶,首次连续5年稳定在10000亿斤以上,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实现连续8年增产,粮食人均占有量首次达到852斤的水平。

  在起点高、挑战多的情况下,粮食生产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首先得益于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不断完善。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1.3%。其次得益于农业基础的进一步夯实。2011年,我国大规模开展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加快推进。再次,得益于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助推粮食单产不断提高。2011年,我国粮食单产达到每公顷5166公斤,比2010年提高了192公斤。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