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建筑师首摘普利兹克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5 00:16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曹俊杰

  

中国建筑师首摘普利兹克奖
"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未来几十年中国城市化建设的成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将非常重要。"

  幸福来得突然。2月28日凌晨,普利兹克奖的官网首页做了些更新,在中国建筑界引起一阵骚动——一张海报式的照片,49岁的王澍,短发、皱眉、戴着眼镜,站在一座中国式的建筑露台上,往远处眺望。这意味着,本年度的普利兹克奖,将由这位中国人领走。

  “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当今一个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2012年普利兹克奖的评审辞中说道。

  这是普利兹克奖从1979年设立以来,第一次由中国建筑师获得此项世界最重要的建筑奖项。此前,1983年,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也曾获得此奖。

  “业余”建筑不业余

  现年49岁的王澍,时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他与妻子陆文宇在杭州开设的业余建筑工作室,设计过中国美院象山新校区一二期工程、宁波美术馆、宁波博物馆等一批建筑。

  对于“业余”二字,王澍曾解读为“一个人因为兴趣而从事某项研究、运动或者行为,而不是因为物质利益和专业因素”。因为喜欢中国绘画及书法,王澍在建筑圈内又经常被认为是“文人建筑师”。按王澍自己的话来说,他是“业余”建筑师,一个很建筑的“文人”。

  王澍的建筑作品喜欢使用诸如屋顶瓦片和废弃墙砖等回收材料,勾勒出一幅构造多元质感丰富的拼贴画。这种塑造江南水乡的气质令其他建筑师自叹弗如。

  王澍曾把自己核心的建筑观念拟成一篇短文《业余的建筑》,在其中充分展现自己对于“业余建筑”的理解:“业余的建筑是克制的建筑,不夸张、不过分的,因为它和专业建筑所制造的关于什么是建筑的图像总不能重合,不能对证,以至于普通到可能让你完全忽略”、“业余的建筑是恰当使用技术、耐心推敲构造的建筑,它追求的不是技术时代象征性的表现,无针对性的技术滥用”……

  得知自己获奖后,王澍表示:“这真是个巨大的惊喜。获得这个奖对我来说实在是太荣幸了。我突然意识到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做了如此多的事情,看来真诚的工作和足够久的坚持一定会有某种结果。”

  在四川建筑师刘家琨看来,王澍的成功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他个人的坚持和自信,这种自信让王澍在今天这种即使商业化氛围浓厚的环境中,仍然很好把持自己;二是他的功力深厚,这种功力是个人拿自己最好的文化功底才能做到。

  “我和王澍在处理中国传统的点上是不一样的,王澍的生活气场、氛围,让他在设计这种‘江南’的气质时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更加关注现实这个层面。”刘家琨评价说。

  另一位本土建筑师朱锫则认为,王澍的成功,与他所研究的“中国性”的表达方式有关系。“王澍是用传统的材料来塑造一个崭新的当代形式,他在探索中国性上有着积极的一面,譬如中国绘画与建筑的一种关系。”

  此前,王澍曾于2011年荣获法国建筑学院金奖,2010年与妻子陆文宇一起荣获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2011年,王澍成为第一位担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丹下健三客座教授”的中国本土建筑师。他经常在全球各地的大学开展讲座,在美国就曾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宾夕法尼亚等大学讲学。他参加了威尼斯、香港、布鲁塞尔、柏林和巴黎等重要国际性展览。

  中国建筑师走上前台

  事实上,早在去年,就有人预言,今年的普利兹克奖将有可能由中国人获得。张永和作为中国人的身影首次出现在普利兹克建筑奖2011年的评委团中,而普利兹克奖接连开设中文官方网站、官方微博(http://weibo.com),也在某种程度上应和着这种趋势……

  “这是世界在关注中国建筑的趋势,中国建筑师走向世界一直在进行中。”朱锫说道,此前,朱锫曾为古根海姆艺术基金会设计阿布扎比分馆,并成为另一重要建筑奖项密斯·凡·德罗奖的评委。

  除了张永和一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建筑系主任外,另一上海建筑师马清运也早在2007年成为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院长。

  中国这些年轻的建筑师集体站在世界建筑的前沿,终于在本届普利兹克奖上获得最终的肯定。在揭晓评委的决定时,普利兹克家族代言人表示:“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此外,未来几十年中国城市化建设的成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将非常重要。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如同世界各国的城市化一样,要能与当地的需求和文化相融合。中国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要与中国悠久而独特的传统保持和谐,另一方面也要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一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