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一箭三雕”与“三位一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6 01:55 来源: 中国财经报

  ——2011年公共财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印象

  □ 易锋

  在过去不久的2011年,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之严峻复杂、矛盾和困难之多,多年未见。财政政策运用多种手段,为稳物价扩内需、调结构转方式、保民生促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值得指出的是,不少财政政策从个体看乃“一箭三雕”,从整体看又呈“三位一体”,单项财政政策的功效由此相互叠加、放大和强化,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得以彰显。

  比如,去年中央财政的“三农”支出首次超过万亿元,其中用于粮食生产相关的投入就达到4985亿元。粮食稳产增产对于稳定物价具有基础和导向作用,而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的大规模投入,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也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国家去年继续提高粮价和对农民的“四补贴”规模,也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改善农民民生状况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再比如去年财政大力支持调结构转方式,包括支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推动可再生能源示范、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继续扩大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范围等,这些措施对于扩内需促发展、保民生促和谐也具有重要作用。

  还有,2011年,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和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增速均超过或接近20%。大力度的财政支持政策不仅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扩大内需也具有长远的战略影响。

  为什么这些政策既能“一箭三雕”,又呈“三位一体”?根本原因在于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找准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将财政调控经济、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等几大功能有机结合,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公共产品,补齐了经济发展“短板”,另一方面将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结合起来,实现了财政政策的放大、叠加和强化效应。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由多种资本的共同积累产生,只有对所有形式的资本进行适当投资,并使每一种资本形式避免相对稀缺,均衡配置,进而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才能最终实现经济增长。而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物质资本投资率过高,导致资本收益率不断递减,对于基本的教育、医疗、住房等人力资本的投入却严重不足,经济发展动力减弱。现在,随着国家对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性投入的大幅增长,人力资本积累加快,与物质资本之间的匹配不断合理化,从而构成支持经济增长的长期、充足动力。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正是公共财政的本质所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