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指数节节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8 06:42 来源: 经济日报3月7日下午,人大江苏代表团全体会议对中外记者开放,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现场,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淮安每年将新增财力的70%用于民生保障和改善,今年将投入30亿元实施民生10件实事,让群众在改善生活中提升幸福感和满意度。”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说。
全国人大代表、宿迁市委书记缪瑞林说,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在了民生改善上,江苏省设定的25项小康指标中,宿迁已经提前完成了18项。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泰兴市邮政局江平路支局局长何健忠有着切身的感受,“泰兴实现了城乡15分钟生活圈、15分钟文化圈、15分钟医疗圈和15分钟休闲圈,让我感到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幸福指数一年比一年提高。”
在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水利厅厅长吕振霖看来,江苏的水利是安全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更是民生水利。这几年江苏大力发展民生水利,通过持续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使全省有效灌溉农田和旱涝保收农田的比例分别达到82%和69%,均为全国第一。
城镇居民收入超过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超万元;新增城镇就业134.6万人;保障性住房全年开工40万套,这就是过去一年江苏的民生答卷。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省长李学勇说,江苏省还将加快推进终身教育、教育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和养老服务的体系建设,规范化地建设、长效化地推进,逐步提高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
上一篇:“黄河善谷”:探索慈善扶贫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