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加食品制造商:零售商自有品牌有损消费者及农民利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8 17:2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8日讯(实习记者 李璧琴)据加拿大Postmedia News网3月7日消息:加拿大食品行业中的一些大品牌近日指责零售商们所扮演的“双面派”角色——作为流通环节的零售商们正逐渐增加他们的商店自有品牌,而这对本地的农民及消费者都造成极坏影响。

  以加拿大通用磨坊食品公司和卡夫公司为首的食品及消费品联合会周三时向研究食品供应链的国会议员们抱怨:“商店自有品牌的增长有害于创新与投资增长,并给农民、消费者以及市场价格带来威胁。”

  联合会的常务副会长德里克向众议院农业委员会的议员们透露:“而今加拿大的零售商不再只是我们产品的购买者及销售者。他们还(自创品牌)直接参与竞争,现在的他们是“两面派”。我此番谈话并不是要反对商店自有品牌或是指出这种日益盛行的做法违反竞争条例。我只想说目前我们行业正经受挑战,这一点事关我们之后的发展。这和目前的商店自有品牌无关,却和长期以来制造商与零售商接洽时的传统做法有关。”

  目前加拿大的五大零售商占据了国内75%的食品零售市场,而商店自有品牌占总零售额的20%,此数据或将持续增长。

  德里克表示,食品制造商投资数百万来研制产品并进行宣传推广,来建立自己的品牌和与顾客的忠诚度。零售商们不仅仿制生产厂家做出外观类似产品,还想从制造商那儿要到更多信息——投入成本、产品配方以及营销和创新计划。

  零售商扼住了制造商的咽喉,因为生产厂家不得不借助各商店打入市场,占领市场份额。但现在零售商要求新商品的研制时间高达26个月,这对制造商无疑是巨大的挑战——生产者们都想在主要的商店里获得一席之地。此外,他们也担心着自己与零售商信息共享的长远影响——零售商们或许利用这些信息对他们造成危害。

  德里克坦言:“我们很担心加拿大政府有没有像大不列颠、爱尔兰、澳大利亚、挪威及欧盟政府那样认真地看待这些问题。食品及消费品制造业、农民、消费者的未来都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

  加拿大食品加工协会的会长克里斯多夫·凯特持不同观点。代表在加拿大本土操作的中小企业,他表示自2007年以来有68家食品加工企业倒闭,这给贸易赤字又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跨国公司早已减少了在加拿大的生产制造。现在人们进口日益增多,出口则渐少。

  克里斯多夫还表示,食品、饮料、酒类和烟草等商品的贸易赤字已经从2002年的10.7亿美元增至去年的63.2亿美元。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相关专题:G20财经要闻精粹

  

  

加食品制造商:零售商自有品牌有损消费者及农民利益

  (责任编辑:杨海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