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代表团探讨民生工程建设:补齐"短板"普惠成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2 13:1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2日讯(记者 何伟)在民生需求不断扩大,民众期待更为迫切的今天,正在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海南团代表,在关心国家大政方针的同时,也心系着海南百姓的福祉。
近年来,海南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和富民优先方针,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更好结合起来,推动公共资源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2008年以来,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65%以上用于民生。2011年,全省民生支出546.95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70.2%。
在谈到民生问题时,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坦承:我们有值得欣慰的地方,也有令人忧患的地方。
“近年来,海南在城乡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在全国都是领先一步,给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也为社会和谐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罗保铭说,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偏低,这是海南当前的最大民生短板。2012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将抓好城乡居民增收作为头等民生大事,海南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明确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奋发实干,相信海南的这一民生“短板”能够补上。
“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越是困难越是要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省长蒋定之如是说,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是摆脱贫困贫穷、摆脱落后面貌的根本出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发展问题最重要。
“‘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逐步将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这些我们都已提前实现。”蒋定之说,下一步,海南省政府将利用“二次分配”这只有形之手,提高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覆盖水平和保障标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均等,社会相对公平和谐,相信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海南一定能建成小康温馨、理想人居、和谐稳定、幸福指数较高的美好家园。
随着财力的增加,这些年海南在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普惠水平。全国人大代表、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王雄对此深有感触。短短7年,陵水县地方财政收入从4000多万元飙升至10多亿元,该县将新增财力的60%以上用于民生,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及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学前教育,目前陵水的13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已全部规划完毕,今年就将全部动工,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很快将迎刃而解。”王雄说。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东方市市长吉明江举保障性住房建设为例说,对一些特困家庭来说,即使能拿到保障性住房的指标,他们也买不起房子。因此,在政策的设计上,对特困家庭的住房保障要更大地倾斜。但他同时指出,受财力所限,托低保障并不能一蹴而就,还得依托于加快发展的成果,“把蛋糕做大,才能让贫困群体分到更多的蛋糕。”
(责任编辑:韩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