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60%仓位底限 成近5年来最大“隐形杀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4 01:30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每经记者 李娜 李新江
股票型基金考验的是什么?——基金经理主动管理的能力;股票型基金在熊市中自保的最佳方式是什么?——最大幅度地降低仓位;2007年被套高位的基金投资者最佳的解套方式是什么?——熊市中最大限度的自保,牛市中最大限度的自救!
面对上面的种种疑问,面对现实,一个最为现实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股票型基金60%的仓位底限合理吗?
在3·15来临之时,《每日经济新闻》呼吁,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或许他们是同一群人。
60%的仓位限制,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保护市场,保护投资者的同时,反过来也可能给他们带来伤害。
正是有了这60%的仓位限制,在暴跌市场上,基金经理只能眼睁睁看着市值的“隐形杀手”,而不敢动手减仓;在其他机构投资者已经悄然撤退之时,中小投资者还得硬抗系统性风险;从2008年暴跌至今,2007年高位入市的投资者,至今依然欲哭无泪。
07年后超八成股基损失超20%
大牛市裹挟着对基金一无所知的投资者蜂拥而至,疯狂追逐过后,给投资者留下的至今留下血淋淋的伤口,和不知何时才能回本的迷茫。事实上,自2007年沪深股市进入巅峰时刻后,四年多的时间,又有多少基金能够重登山顶,拾起昔日的风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显示,自2007年10月16日至本周一,在可统计的204只偏股型基金中,只有华夏大盘精选、华夏复兴和嘉实增长三只偏股型基金净值实现了跨越,期间净值涨幅分别为64.83%、7.48%和5.3%。
数据同时显示,同期亏损幅度超过20%的开放式偏股型基金的数量为175只,占比高达85.78%,期间净值损失超过50%的基金仍然有25只。摩根士丹利华鑫旗下的大摩基础行业基金净值损失最为惨重,亏损幅度为66%。
撇开市场本身的因素,有业内人士将此归咎于股票型基金60%的最低仓位限制。在市场系统性风险来临时,中小投资者将为60%的最低仓位买单。
那么在过去近5年时间内,那些表现出色或整体抗跌的基金,是否都是仓位更为灵活的基金?
记者统计显示,上述提及期间内,表现前二十名的公募基金中,只有13只偏股型基金。
在这些基金中,华夏大盘精选、嘉实增长和中银中国三只偏股型基金仓位波动范围都在40%~95%;大摩资源优选的持仓位比例规定为30%~95%;嘉实服务增值行业基金的股票资产部分范围为25%~95%。鹏华行业成长、富国天惠成长、华夏经典等多只基金其持股比例最低限制都在60%以下。灵活程度均超过标准股票型基金。
就在近期,大摩华鑫基础行业也公告称,基金约定仓位由原来的50%~75%的范围被调整为30%~80%,仓位波动范围明显放宽。
“站岗”者多为中小投资者
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统计中发现,2007年后承受基金净值亏损的多数是中小持有人,重视资金成本的机构早已把资金撤出。他们在牛市号召下入市时尚且懵懂,在被套后才恍然大悟。在被套多年之后,有的已经远离这个市场。
以大成精选增值混合型基金为例。这只成立于2004年12月份的基金,从2007年10月份至今仍有34.36%的跌幅。早在2007年市场尚处高点时,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只有2.08%,到了2008年年末,这一数字飙升至99.31%。可见,在机构投资者火速撤离后,留下迟迟不肯 “割肉”的,正是中小投资者。
“我们公司旗下的老基金,特别是老的偏股型基金,其客户构成主要是在2006年和2007年入市的老基民。”某合资基金公司的工作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
记者注意到,中小投资者 “接盘”并不是个案,而是几乎涵盖了市场上大部分主动型偏股型基金。
同花顺数据显示,在107只可比普通股票型基金中,2008年期间个人投资者持有基金比例上升的占到六成。包括大成景阳领先股票、易方达科讯、景顺长城、和光大保德信红利股票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在2008年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增长幅度达到20%。
同时记者发现,跌幅较大的基金中,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绝大部分超过90%,有的甚至达到98%甚至更高。
高位被套5年不见解套迹象
回顾过去,时至今日,当初高位入市迟迟不肯割肉离开的基民,已经在高位“站岗”近5年。
北京一位资深基金人士日前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断言,相信目前这些高位被套牢的基民中,超过9成都是中小投资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07年的高位成为众多中小投资者的“伤心地”。
湖北的一位基民李振飞(化名)至今仍然被套,他在2007年10月份买的深圳某基金公司产品,至今亏损仍然高达52%以上。经历了2008年的暴跌之后,李振飞先生再也没有往基金投资中增加过资金,“2008年初还看看净值走势,还会逢低补仓,到了2008年底已经彻底没有信心,现在是眼不见心不乱。”
李先生也对基金仓位60%的规定颇有微词:“最低60%的仓位,这不是拿我们的钱去买单吗?”
在北京,某大型商业银行网点理财经理向记者介绍说,在牛市高位买入公募基金的投资者,不少至今仍未解套,而且对持有基金的态度比较消极,“建议赎回改投其他产品的建议经常不被理解,他们可能要等面值恢复一些再做处置。”
这位理财经理在2007年正式进入银行工作,也是在同一时期开户认购基金、介绍亲友买入基金,“2007年伤心的不止是普通基民,连我们银行工作人员也都被套。”
·记者手记
60%底限 保护还是伤害?
基金的诞生即被赋予了历史的重任——作为机构投资者,需要承担稳定市场的重担。但是若干年之后,当我们再度回眸之时,无论2006、2007年基金最为强势之时,还是2008年的暴跌之时,基金不仅没有对市场有很好的稳定作用,反而起到了助涨助跌的作用。
现在基金的话语权大幅下降之后,扮演市场稳定器的作用已经力不从心。为什么在一轮大跌过程中,在以社保、保险资金为主的资金撤退之后,基金还得按照这60%的仓位苦苦挨着系统性风险的屠杀?
有了这60%的仓位,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基金在上涨市场中分享收益;但是在下跌市场中呢?下跌50%意味着需要上涨100%才能回到起点,这60%的仓位限制究竟是“呵护”还是“伤害”?
一个铁打的现实摆在了我们面前,如果不打破股票型基金60%的底限,那么按照现在A股市场“熊长牛短”的现实,要想让2007年高位入市的投资者解套,那谈何容易。毫不夸张地说,60%仓位的限制,成为了2007年高位入市投资者最大的 “隐形杀手”。
·个案解析
嘉实主题精选成立日期:2006年7月21日持股仓位区间:30%~95%
2010年上半年,跌宕的沪深A股市场令偏股型基金十分受伤,但嘉实主题精选则是以6.34%的成绩,成为当时唯一一只实现正收益的偏股型基金。
基于对2010年二季度基本面不确定性很大、市场估值极不均衡等的考虑,嘉实主题精选坚持仓位管理高于结构管理和现金为王的投资思路。嘉实主题精选2010年二季报显示,其6月底其股票仓位只有30.25%,达到契约规定的30%底线。
尽管在2010年下半场的反弹中踏空,上半年的突出业绩,也奠定了其在2010年度位于同类型基金排名前1/3的基础。
沪上某基金公司投资人士表示,在2010年上半年的市场,现金是最佳选择。“仓位下降几个点,基金的优势都很明显。在很多股票型基金60%的仓位底线时,它的仓位只有30%,优势已经很明显了”。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0月16日至2012年3月12日,嘉实主题精选的净值损失只有近17%,属于抗跌基金。
泰达宏利成长股票成立日期:2003年4月25日持股仓位区间:无固定仓位
早在2008年年初,时任泰达荷银基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的尹哲就建议投资者寻找一些仓位限制较少、业绩表现稳健的老基金。该类基金的特征之一是仓位弹性大,上限可以是90%,下限可以较低,甚至可以为0。在波段性行情中该类基金将更加灵活,同时该类基金往往历经牛熊考验,业绩表现稳健。
显然,仓位自由已经成为投资避险的良方。泰达宏利成长从2007年10月份至今,通过灵活的仓位策略,目前只剩下5.29%的净值跌幅,是同类基金中表现最好的基金之一。
其招募说明书显示,基金并没有对相关股票仓位做出明确的界定。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开始,泰达宏利成长股票的持股仓位一直在70%以下,到了2008年年底,降低至60%的水平。这被认为是该基金较少受到冲击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