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拥堵费并非治堵唯一良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4 22:09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本报记者 刘红霞报道
怎样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今年两会再次成为许多代表委员的关注焦点。其中“该不该征收交通拥堵费?”成为争议最大的话题。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显著加快,中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压力愈来愈大,交通拥堵问题愈显突出,已成为严重损害社会运行效率的“顽症”,给社会经济运行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也成为民众普遍关心的热点,成为摆在政府面前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近5年,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加1591万辆,2011年全年增加1773万辆,截至2011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2.25亿辆,其中北京、重庆、成都、上海、广州、杭州、天津等7个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200万辆。近5年,中国驾驶人数量年均增加1986万人,2011年全年增加2269万人,截至2011年底,全国机动车驾驶人已达到2.36亿人。
作为一大城市病,交通“肠梗塞”久治不愈。征收拥堵费成为了一些人眼里的“良方”。人大代表钟南山指出,收取交通拥堵费是一种行政干预手段,长期来看,对于缓解交通拥堵应该是有效的。此外,汽车尾气是造成PM2.5的最大元凶,收取拥堵费对减少汽车出行数量有促进作用。
然而,也有不少反对意见,不少专家认为,收取交通拥堵费缺乏法理依据和民意基础,具体操作也会存在困难;在公共交通还不够发达,道路资源和公共管理的潜力还比较大的情况下,仓促收取交通拥堵费是一种“懒政”。
其实,收取交通拥堵费并不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唯一手段。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要运用发展的眼光、市场的办法和改革的举措,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实施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的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措施,。”他指出,要建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围绕“人、路、车”3个关键要素,软硬兼施,标本兼治,整顿当前,治理长远。
对此,常德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科学合理抓好城市规划,加快新城区建设,有效疏解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加快教育、行政、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城区配置,鼓励就近就业,修建中心城区与新城区之间便捷的交通连接,合理规划产业区域与居住区域,避免产生上下班高峰。
第二、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配套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加大城市交通承载量。加速建设机动车道、公交专用道,在一些路段设立单行线和分隔栏,在人流量较大的路段架设人行天桥或者地下通道,加快停车场等相关设施建设,减少机动车占道停放。
第三、建立低廉、方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增强公共交通对市民的吸引力,引导更多市民乘坐公交车出行。
第四、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文明行车的法制意识,减少不必要的驾驶、行走造成的交通拥堵。新闻媒体加大对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力度,对一些不文明、不道德、不守法的交通行为进行曝光,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第五、实行小客车保有量增量的调控,缓解小客车增长较快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