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西珠宝的难念之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5 03:0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郭剑光

   中国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黄金销售为761吨,比对前年有33.6%的增长。金价急涨加上国际政经形势不稳,黄金的避险功能便更加突出。说到去年的中国珠宝市场,以周大福香港上市为标杆,黄金可以说是当然的主角。

   今年巴塞尔珠宝展期间,我关注到市值已两倍于Tiffany的周大福,已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式的Tiffany了。以经营自我零售品牌为开始,逐渐扩大规模,设定行业标准,再向上游进发,收购矿场,他们两家都可说分别在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市场完成了整个进化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在本土市场,中低端方面,以经营本土零售品牌和扩大规模为策略,是行得通的。反观Tiffany与瑞士Swatch集团这几年的合作和分离,可以看到外国品牌进军大陆市场,远非想象中容易!

   到现在,市场分析师还是对Tiffany每年双位数字的销售增长不感到满意,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原因在于零售品牌的海外扩张,尤其以钻石和银饰非黄金产品为主;单靠以钟表品牌优势为主的Swatch集团,是帮不上大忙的。虽然我这么说好像有点事后孔明,但我从来都觉得,以材料、手工、设计,加上创新为竞争优势的外国奢侈品牌,都是以产品生产为主的。而一个以大众口味,零售生意为思路的组织架构,是不容易殖民到另外一个像中国这样截然不同的市场。反之如此。因此,如何克服这个困难,创立1929年的周大福也用了82年的时间去研究。

   而近年,很多外国珠宝品牌,也加速在中国的设点,像意大利的Damiani,2005年已经于澳门威尼斯人开店,去年开始,则以副牌Bliss开始在大陆大城市设专卖店。为什么同样是针对大陆客人,这么多年后,Damiani在国内还是以副牌测试水温?因为,高端品牌都是以上面提到的四个品质为发展基础的,欲速不达,所以成本高昂。因此设点开店是件成本高兼不能丢脸子的事,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优秀的品牌高管们是不会冒进的。

   本土零售珠宝品牌,近来也都大力扩展,各据一方,如周生生南方则比北方做得好,国内的在上海、杭州、郑州、重庆等也发展出一批有实力的珠宝零售商,外国品牌,有些也开始与他们合作,而不独立开店。

   说回珠宝行业,其实无论哪个模式,最基本的还是诚信。如法国近来在建立国家形象的珠宝业,就不单叫叫口号,而是实在的建立标准和行业自发的监管及执行机制。中国这方面还是各家自帚门前雪,如黄金销售,消费者就不可能接受到成色十足的全面保护。在电视直销,或假日在商场设临时经营店,商家都打着正式旗号,说我们有证书可赖,可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当中的利益链,加上大家都要稳赚的想法,每每便令其中贪腐的情况发生。若金条尚且如此,我们的本土高端珠宝品牌的发展,又怎么可能不受到更大的制约?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