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北京新发地— 市场里的 “红马甲”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6 04:57 来源: 经济日报

  在北京丰台区新发地果蔬批发市场,大车、小车、平板车来来往往。一辆满载着一箱箱橘子的电动平板车开了过来,停在了一辆空置卡车边。

  “多少钱一箱?。”

  “不知道。”站在平板车上穿着红色马甲的师傅看了记者一眼,补了句:“这货不是我的,是帮别人拉的货。”随即转身搬起两箱橘子码放到大卡车上。

  只一会儿工夫,平板车上的150多箱、近5000斤橘子就搬到了大卡车上。红马甲师傅刚将平板车移开,另一辆装满沙糖橘的平板车又开了过来。

  闲下来的红马甲师傅对记者介绍说,他姓赵,每天靠在市场里帮别人“拉脚”挣钱。赵师傅解释说,就是当买卖双方谈妥了价格,买卖成交后,买方就要找到像赵师傅这样的红马甲们来搬运。农副产品借助新发地批发市场这个平台,销往北京乃至全国各地,市场交易量逐年上升,带起了一大批农民致富。

  拉一趟货的运输价格是不等的,赵师傅刚才连搬带运的一趟费用是40元。“今天上午生意不错,已拉完4趟活,挣了近200元。一般情况下,一天能拉到10趟活。春节前的生意最好,价格也要得高。”

  不时有平板车从记者身边过去。记者看到,红马甲上的胸前除了写有“市场服务队”字样外,还有序列号。赵师傅是209号。4年前,赵师傅从老家河南周口来到北京,花了8800元买了这辆平板车,之后就一直在这个市场里拉活。据了解,目前市场服务队的平板车数量已达到700多辆。

  采访中获悉,像赵师傅这样的工作虽然辛苦,一年也能挣10万元。除去交给市场的每月1000元管理费和每个月平板车600元能耗费,再加上700元租房费、生活费等,一年有几万元结余不成问题。“在这个市场里,只要有把子力气,肯吃苦,就可以挣到钱。比如帮人家装卸车,一天也可以挣到100元以上。”赵师傅说。

  从河南来的朱师傅也是市场运输队的一员,在这个市场已干了5年。他对记者表示,“跑运输”也分淡季旺季,淡季时一天能挣个百八十元,赶上旺季,有时一天就可有1000元以上的进账。春节前的生意最火,货多得拉不过来,他们常常是跟着货主“跑来跑去”,价格自然也要得高,高峰时跑一趟能要到150元到180元。“在市场里跑运输,图的就是自由自在。早上六七点来到市场,晚上没活了就可以走人。”看得出,这份工作对于这些起惯了早、能吃苦受累的人而言,算是比较好的差事了。

  “男的可以靠力气干活,中年妇女就不好办了。”赵师傅说,为了能多挣点钱,贴补家用,妻子也到北京,经过简单上岗培训,在城里干起了小时工。而在北京已干了5年的朱师傅,妻子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如今还在老家务农,看着同伴们都把妻子带在身边,朱师傅表示,他也在考虑把老伴接来。

  记者碰到去年从山东菏泽来京打工的47岁的梦大姐,她身穿市场配发的黄马甲,骑着三轮车,靠在市场里游走卖甘蔗挣钱。梦大姐很知足:“在老家种地一年收入太少,在这里卖甘蔗,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到了夏天还能卖饮料挣钱。除去市场管理费1000元,每个月能剩2000多元。她的老伴在花卉市场当装卸工,一天也能挣个100多元。”梦大姐表示,“虽然老家也有招工的地方,但是种了一辈子地,没有技术专长,加上年龄大了,人家也不愿意要。在这儿图个自在吧。”

  抬眼望去,市场里这些红马甲、黄马甲们还在不停地往来穿梭着,就像快乐的小蜜蜂,辛苦地忙碌着。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