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被毒化的投行文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1 01:5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近日报道了高盛的经理人格雷戈·史密斯撰文指责高盛“唯利是图”所引发的风波,也报道了继希腊政府为与高盛的衍生品交易“大吐血”后,意大利政府最近也不得不付出34亿美元,以退出同摩根士丹利的衍生品交易,一位意大利参议员评论说,交易的投机本质表明,金融霸权凌驾于政府之上。

  史密斯“揭黑”说,要在高盛出人头地,必须要“说服你的客户投资我们想出手的股票或其他产品”,要“设法让你的客户交易,不管交易什么,只要能够给高盛带来大笔利润”,还有就是要买卖非流通性和不透明的产品。早些时候,希腊债务管理局的两任官员对外披露了2001年高盛帮助希腊“伪装”其债务以满足欧盟要求的合约的细节,“希腊当时并不理解自己购买的东西,对风险和成本判断不足”。

  这些“揭黑”或有个人情绪和“事后诸葛”的味道,但投行文化被短期利益严重侵蚀而异化和变质,近年来则屡见不鲜。投行家贝多广翻译过《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该书作者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工作了10年,详述了以长期客户关系为核心的投行文化,如何蜕变为“交易驱动型模式”,即专注单项交易的获得、完成和赢利;而具有正直品格、为企业家信赖的投行顾问,如何变成“IBG,YBG”观念的信徒(意谓“我会离开,你也会离开”,潜台词是“何必当真”)。高盛昔日的领导人温伯格更关注为谁服务,而不太在乎能赚多少钱。摩根士丹利也有“以一流方式做一流生意”的宗旨。但时过境迁,一边振振有词、慷慨激昂,一边操纵利润、转嫁风险,已成了不少投行今天的写照。

  投行文化的“毒化”有其客观原因,一是商业银行2000年得以进入投行领域,他们财大气粗,可以把证券承销与银行贷款挂钩,蚕食了投行长期覆盖的客户;二是并购、垃圾债券及各种衍生产品的“创新”流行,靠顾问建议的收入,远没有帮一个并购方发笔高利贷获利多。

  任何一项金融服务,只有令客户、金融机构和社会三方面的利益都得到提高,才称得上良好。行为越来越短期化的投行,显然离这个方向越来越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