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项目审批开闸算清成本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2 01:56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未知的安全问题与看得见的经济效益孰轻孰重
本报记者 张萧然报道
在日本福岛核电泄漏事故发生一周年后,中国核电项目审批工作重新开闸的呼声渐高。
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原副主任、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近日在中国科技馆举行的“和谐能源之旅”相关论坛上表示,缺乏核泄漏后的人员疏散方案是我国核电站14个需整改的问题之一。
这14个问题皆是在去年启动的核电安全检查中发现的。据悉,这些问题有的已完全解决,有的正在解决,有的已列入3年改造计划,并将全部解决,而这份检查报告已获国务院原则通过。
在日本福岛核电泄漏事故之后,国务院紧急部署了4项核工作检查,包括立即组织全面安全检查、加强正在运行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这些工作被认为是重新启动核电审批的闸门。
“《核安全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核电项目审批工作随时都可以重启。”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估计再过几个月就有可能开闸。
开闸的消息迎来一些人的欢呼,也遭到一些人的抵制。安全性是质疑核电发展的主因,尤其是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就像一个炸弹引爆了人们内心的恐惧。但林伯强认为,安全问题从来都是相对的,没有百分百的安全。
与此同时,随着以PM2.5为焦点的大气污染问题的显现、我国节能减排形势的严峻以及我国能源消费对外依存度的攀升,呼吁核电项目审核重新开闸的声音渐高。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副司长何勇健提供的数字显示,按照现在的发展方式,2040年我国的能源消费需求将达到70亿吨标准煤的峰值,而现在全世界每年生产出的能源也仅180亿吨标准煤左右,紧迫性可想而知。
从日本的经验来看,为了用火电填补核电缺口,日本去年液化天然气(LNG)的进口量比2010年猛增12.2%,达到7853万吨,为历史最高,而为此付出的约4.8万亿日元也使得日本的贸易赤字在时隔31年后重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提法首次取代了往年的“大力发展核电”,这也明确表明了中国政府对发展核电的态度,核电是不可能停滞不前,但安全成为核电发展的首要条件。
这似乎也表明,往年那种一哄而上、大跃进地发展模式将一去不复还。“很难想象脱离核电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发展核能是必然的,关键是以什么方式发展,以多快的速度发展。”林伯强强调。
虽然到今年5月份,日本全国的核电站将全部停止运转,但同为全球能源消费大国的美国却在悄然为核电批准放行。去年年底,美国核管会(NRC)发布声明,正式批准了第三代核电AP1000的DCD19版本设计证书,基本给予了AP1000在福岛核事故后能在美国继续开发的“通行证”。
一旦核电项目开闸,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为核电相关设备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据悉,与《核电安全规划》一起上报国务院的还有《核电中长期发展调整规划》。如果这两个报告得到国务院的审批,预计至少4500亿元资金规模的核电项目建设市场将重新开闸。
为了达成共识,林伯强认为,目前政府最应该做得工作还是加强宣传,深化老百姓对核电的理解,对安全性的理解。“加强核电安全是无止境的,但不可能做到百分百,没有最好,只能更好。”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加强核电安全方面,我国不仅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核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和加强核电安全的有效监管,同时还要采取措施提高国内各核电站的抗震能力和加强沿海核电站的防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