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团:中美经济摩擦不是战术性暂时安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3 01:36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刘英团
当地时间3月20日,美国商务部作出裁决,认定中国输美化学增白剂、镀锌钢丝、钢质车轮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同一天,美国商务部还对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作出裁决。仅仅在24小时之内,美国就针对中国产品作出4次反倾销或反补贴裁决。对此中方敦促美方从长远合作、互利共赢出发,审慎处理中美两国贸易摩擦。
(《新京报》3月22日)
美国在24小时之内就针对中国产品作出4次反倾销或反补贴裁决,表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正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而悄然“升格”,反倾销已成为美国对中国产品加以限制的重要手段。
不过,美国的反倾销“大棒”之所以连续砸向中国企业,也并非都是在“找茬”。首先,国内一些企业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得知同行在某一国际市场出口成功后便蜂拥而上,一些在品质上差异不大的企业企图采取低价倾销策略来占领市场份额。《远东经济评论》一篇文章不无讽刺地说,中国市场的资本以其最原始的形式运作着:通常是某个外资公司引入一个新产品,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生产商便蜂拥而上开始了激烈的竞争。
其次,一些地方政府盲目鼓励出口,而对出口秩序又缺乏指导与监督,加剧了企业之间互相杀价,恶性竞争,给国外以反倾销的口实。
第三,我国出口商品的成本核算与国际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而针对反倾销指控,应诉不力或无人应诉等消极回避的态度给反倾销调查组织造成“倾销行为确实存在”的错觉。
第四,欧美等国认为我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采用“第三国的替代价格”增强了国外对华反倾销的随意性和武断性。
经济繁荣则自由贸易主义盛行,经济衰退则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产品一天内4次遭到反倾销裁决,美国的动机绝对不纯:首先,2008年以来,次贷危机使美国的经济连续下滑、消费不振、投资减少、失业率飙升,美国需要通过贸易保护措施转嫁风险;其次,美国大幅向中国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不可避免地造成重复征税的问题,使中国产品受到双重歧视和惩罚,让中国产品丧失成本价格优势,最终被迫退出美国市场;最后,美国滥用反倾销措施更深的战略图谋在于抑制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防止中国沿着比较优势的阶梯向上攀登,从而维护美国的战略利益。但是,贸易保护没有赢家,贸易保护主义是一剂损人不利己的“毒药”。诚如英国零售商协会发言人格雷所言:“这便宜了少数欧盟生产企业,却牺牲了广大零售商的利益。”
中美经济摩擦将是战略性的常态,而不是战术性的暂时安排,直至达到一种新的均衡。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我们要打一场“持久战”。首先,经济竞争本质是制度竞争,政府应在出口企业中确立良好的秩序。政府的职能就是向公众提供 “公共产品”,而基本的秩序无疑是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之一。这种无秩序的现象反映在出口贸易中,主要就是在出口竞争中盲目削价。其次,政府应努力争取国际经济秩序的话语权,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建立健全应对反倾销的保障体系,包括预警机制和协调机构。第三,价格的确是竞争的一种手段,但并不是价格越低就越有竞争力。企业应努力进行技术升级,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变“以廉取胜”为“以质取胜”,完成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