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的现代之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3 01:4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莼羹鲈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或悲或喜的典故在渲染着食物的美味和稀有,所以古人会为美食折腰、为美食疯狂,甚至因美食引发风波。而在当下社会,运输的发达、储藏的革新,加上“以人为本”的食品技术,那么多曾经的“贵族专享”、“遥不可及”落入了民间,变得触手可得,很多“不可能”已然成为稀松平常的事儿。即使在他乡、在路途,也能找到熟悉的味道慰劳肠胃、一解相思。这些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现代食品工业。
起步于西方的现代食品工业,令快餐的概念深入人心,但是中国的食材、烹饪、口味的丰富多样,决定了我们不能依西方的模式刻板地进行解构。粤菜、鲁菜、淮扬菜、川菜、本帮菜、杭帮菜、船菜等,滋味繁复、引人入胜。即使同饮一江水,哪怕同一食材,不同地域的人们也会有不同的演绎。但是,中国人的饮食风格并非杂乱无章,中国人在饮食上的喜好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倾向。四川的麻辣、粤闽的清淡、江浙的咸甜、华北的酱香,东北的炖菜、两湖的蒸菜、广东的靓汤、华东的烧菜,真正印证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那句老话。而且,中国人在饮食上的审美是一致的,对色香味形器境等的追求世代传承,未曾改变。
中国人的饮食多样性带给食品企业挑战的同时,更带来了无限的机会,外来食品企业日益“本土化”。肯德基中的油条、皮蛋瘦肉粥、老北京鸡肉卷、牛肉饭等中式食物的品种越来越丰富,乐事薯片中的飘香麻辣锅、秘制酸汤鱼口味属于典型的“中国味”,而中国的食品企业占有先天优势,更了解中国人的需求。比如,生产酱的食品企业在使用传统流程的同时,寻找更稳定的菌种,运用现代机器优化工艺,制作出的酱品风味醇厚,深受百姓喜爱。现在,爱吃酱的北方人更多地从超市购买成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北方人传统的“家庭制酱”的生活方式。
占有方便食品半壁江山的方便面食品售卖红火,因为“面”是中国人最主要的主食。北方的打卤面、炸酱面,南方的浇头面、银丝面,这些面品都采用现代工艺制作成为方便面,而食品人更将中国人喜爱的烧、炖、蒸、卤等烹调融入方便面中,创造出红烧、东北炖、陈泡、卤香、酱香、靓汤等口味。其中的很多风味,人们在家庭中很少制作,将菜品融入面中,无疑是一种创新,风味浓郁且食用简易,又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所以能够经久不衰。速冻食品中的水饺、汤圆、馒头等,更与中国人的日常饮食息息相关,有了速冻食品,不但免去了人们制作时的麻烦,而且延长了保存时间,所以消费者乐于购买。食品工业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饮食生活。
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带给中华传统饮食新的活力,使得传统饮食获得了更多的存在形态和新组合的可能,突破了时令、地域等的限制,带来了“厨房革命”、“食品革命”。现代人的饮食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便捷、有品质:居家的人们,不被繁复的烹饪束缚,在厨房、餐厅的空间里,收获更多美食乐趣,人人都是大厨;外食的人们,能在放心地享用食物的前提下,不因一位厨师的更换而与美食失之交臂,不但能品尝到本地风味,且能享受各地美食。
立足于中国的食品企业深谙中华饮食之道,在“快速便捷”与传统饮食“慢工出细活”之间努力寻找着平衡,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中国味”的机理,创造出让人耳目一新又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食物。在丰富的现代食品技术下,中华美食可以实现新鲜、美味、即食又易于保存。无论你身在世界任何角落,随时享受“中国味”都不再是一件难事。
(内容由康师傅中华饮食文化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