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约翰·伯班克:爱原油也爱减肥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4 01:4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张愎

  在他看来,2008年市场集体向下,2009年所有资产都触底反弹,2010年所有投资品种集体行动并最终有所上涨,2011年投资品开始分化,而2012年的市场,将是选股者的天下,无论是做多还是做空都有机会。他同时认为,能源价格飙升的趋势不到经济彻底溃败前不会停止。

  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的护照资本(Passport Capital LLC)是一家通过分析企业自身以及宏观经济分析发现投资主题的对冲基金,其创始人约翰·伯班克(John Burbank)因在2007年的次贷危机中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造富能力,得以从众多对冲基金中脱颖而出。

  公司旗下资产规模达25亿美元的旗舰基金——全球策略基金在2007年时曾创出219%的净收益率,伯班克本人也因此净赚3.7亿美元,荣登福布斯2007“华尔街创富榜”第17位。而2000年成立至今,护照资本的年化收益率达23%,其资产管理规模则从最初的80万美元增长至46亿美元。

  2011年年中以来,伯班克加大了对沙特阿拉伯市场的投注。在他看来,各国央行提供的流动性是个巨大的隐患,流动性无意中造成的后果便是资源价格的上涨。“能源价格飙升的趋势不到经济彻底溃败前不会停止”,但沙特将会获利颇丰。

  

  忽略短期波动

  伯班克称自己一直恪守长期投资的理念,并努力向巴菲特和约翰·邓普顿等价值投资者学习。另外,他还表示自己专注于少数几个领域的投资,分散战略只适合于那些并不清楚自己行为的人。

  护照资本刚成立时,正值高科技泡沫破灭之际,伯班克经过研究发现,此时的科技股已经铸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而整个能源行业从1983年就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渐趋凋零,原油价格在2000年时已跌落至22美元/桶的水平。伯班克认为,如果需求突然增加,与石油有关的股票会毫无疑问地开始狂涨。

  因此,他聪明地选择做空科技股,做多能源以及相关的能源公司。这一举动为他在2000年的最后5个月时间里获得了36%的净值增长。接下来的2001年,护照资本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7%的亏损,但这一年摩根士丹利全球EAFE指数下挫了近23%。

  2002年时,他又发现与油轮相关的股票正在以油轮公司清算价格的三分之一在交易,因此他打赌,如果炼油厂因需求增加而不得不提高产量的话,股票价格会上升。于是他开始下重注。

  随着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开始加大,加上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的推动,原油从2003年起宣告牛市到来。从2002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伯班克投资的设在百慕大的油轮运营商Frontline Ltd的股价翻了四倍,这为他在2003年和2004年获得了59%的累计收益。

  不过,伯班克还认为,在高风险下才能获得高的收益。因此他曾这样解释自己的投资风格:“你如果只是跟踪标普500指数,就别想获得30%的年收益,想要获得高收益,就必须投资到能发生高增长的市场。”

  基于这样的投资特点,护照资本的净值波动率很大,高达两位数的月亏损,对它来说习以为常。2008年1月,护照全球策略基金净值损失了14%,另一只能源基金则损失了11%。

  “想要获得高收益就需要忍耐短期的亏损。”伯班克这样解释说,“护照资本要求最低100万美元的投资额与一至三年的锁定期,那些不能承担这一风险的投资人,就不必申请买入他们的产品。

  伯班克的一位投资人蒂莫西·斯基尔特(Timothy Schilt)曾这样形容:“和伯班克一起投资,你必须系好安全带。”

  

  做空次贷大赚

  即便早年伯班克就已因做多能源而获得了投资人的认可,但令他声名大噪的还数做空与次贷相关的资产和股票。

  伯班克的这一投资始于2004年。当时,美国所有的房产都在大涨,贷款人竞相把美元借给那些信用评级糟糕的人。他坚信这一过度膨胀的市场终将破灭,为了对冲全球投资的风险,他选择了做空美国次级贷款提供商。

  其后的几年,房价仍在不断上涨。于是,他开始双倍下注,购买了能在次贷违约时获得赔偿的信用违约掉期(CDS)。

  2007年夏天,就在伯班克坚守自己信念的第三年,房产市场掉头向下,他的空头仓位由此大赚。其旗舰全球策略基金在除去1.5%的固定管理费与20%的收益提成后,获得了高达219%的净收益。

  同时,伯班克在还将目光投向新兴市场国家以及石油和金属,并对这几个领域进行了长线布局。“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卖点就是日益膨胀的财富以及消费需求。而石油、金属等从地底采出的东西,其产量并没有改变,但需求却在不断增长,所以价格也将不断攀升。”伯班克表示。

  2007年,护照资本旗下分别投资于全球基础材料、石油,以及印度与中国的三只对冲基金分别取得了64%~134%的净收益。

  

  押注能源价格飙升

  金融危机之后,伯班克继续看空股市,并加大了对黄金、白银以及其他原材料的投资。

  在2011年的5~6月,由于新兴市场的通货膨胀问题不断加剧,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家局势动乱,部分投资者从新兴市场撤出了投资,原油、金属及其他原材料的价格大幅下挫,不过这却是伯班克看准的良好投资机会。与此同时,他还加大了对沙特阿拉伯市场的投注。

  伯班克认为,沙特阿拉伯此前一直是一个“孤立的王国”,而现在终于对外国投资者开放。目前,这个市场中来自于外部投资者的投资仅占1%,不过他已将他旗下15%的资金投入其中。而随着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现在正是对这个国家“石油储量丰富”的经济进行投资的好时机。

  今年年初,他在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表示,各国央行提供的流动性是个巨大的隐患。很难知道形势将如何发展,但把流动性注入市场并不代表经济将转好。流动性无意中造成的后果便是能源价格的上涨。金价上涨对全球经济不会带来实质性危害,但油价飙升将给美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实体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但沙特将会获利颇丰。

  伯班克强调:“能源价格飙升的趋势不到经济彻底溃败前不会停止。”

  另外,伯班克还不失时机地指出,2012年的市场是选股者的天下,无论是做多还是做空都有机会。“2008年市场集体向下,2009年所有资产都是触底反弹。2010年所有投资品种也都在集体行动并最终有所上涨。而在2011年,所有的投资品开始分化。我们的策略就是挑选那些与经济增长不太相关的个股进行做多或者做空。”

  在伯班克眼中,生物和医疗行业就是属于他所提到的与经济增长不太相关的行业。该行业中,他尤其看好减肥药市场。“在过去的30年,减肥药一直没有获得市场认可,而我们认为加拿大Vivus公司开发的Qnexa减肥药有获得市场认可的机会。我们目前已经向该公司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而且认为该公司股价将会翻倍。”

  Related:伯班克小档案

  伯班克1964年出生于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市,父亲是名研究俄罗斯和斯拉夫文学的俄罗斯后裔,母亲是位图书编辑,因此可以说他是从小在书堆里长大的孩子。1987年,刚刚从杜克大学英文系获得学士学位的伯班克怀着对改革开放中中国的向往,来到浙江宁波教书。几年后,他回到美国,并于1992年获得斯坦福大学MBA学位。

  毕业后,伯班克仍然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于是和同学詹姆斯·坎宁安(James Cunningham)一起当起了背包客,游历了非洲的埃及、肯尼亚以及欧洲。(如今,坎宁安在护照资本中管理基础材料基金)

  结束了第二次海外游历后,伯班克下定决心成为一名职业投资人。1994年,他从信用卡中预支了5万美元,去资本市场感受风浪。他当时买入了颇为时髦的生物科技类股票,准备大赚一笔,但最后却亏得血本无归。由此他才意识到,专业的投资人需要花大量时间研究公司与行业,另外还需要耐心。

  其后,伯班克开始为小型对冲基金ValueVest打工,并担任新兴市场研究员,每月工资仅1000美元。1998年,他看准了当时的软银公司股价被大大低估,于是将自己的5000美元投入其中,15个月后,这笔交易暴涨了30倍。

  2000年8月,伯班克从朋友那里获得了80万美元资金,成立了护照资本。

  现年48岁的伯班克如今是一个留着络腮胡须的健壮男子。比起其他对冲基金经理来,他的外形更像是一名码头搬运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