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帝亚吉欧63亿吞下水井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4 08:29 来源: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王先知 北京报道

  30天,水井坊退市风险期

   获得商务部放行之后,帝亚吉欧收购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水井坊”)的并购案又有了新进展。

   3月21日,水井坊(600779)发布公告称,水井坊已于3月20日接到第一大股东全兴集团的外方股东帝亚吉欧的书面通知,帝亚吉欧对水井坊股份发起的收购要约计划报告书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批准。

   这就意味着,帝亚吉欧将自3月26日起向除全兴集团以外的水井坊全体股东发出全面收购要约,收购价为21.45元/股。若水井坊其他股东接受此要约,帝亚吉欧将支付最多63亿元人民币。

  水井坊面临退市风险

   水井坊7年收购战似乎已近尾声。3月22日,对于即将开始的全面要约收购计划,帝亚吉欧大中华区公共事务及传播总监傅凌霄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要约收购期限共计 30 个自然日(除非收购人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延期并获得批准),期限自2012年3月26日至4月24 日。

   事实上,早在2005年底,帝亚吉欧就瞄上了水井坊,开始以股权收购方式进行渗透;2006年12月12日,帝亚吉欧花费巨资,以5.7亿元收购了水井坊第一大股东全兴集团43%的股份,从而间接持有水井坊16.87%的股份,成为水井坊第二大股东。随后又经过两次股权收购,并且在2011年6月23日,帝亚吉欧收购全兴集团4%股权的方案获得商务部批准,最终以53%的股权持有比例间接成为水井坊实际掌权人。此后,全面要约收购计划也提上日程。

   现如今,该要约收购也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对公告本要约收购报告书无异议的文件。可以说,帝亚吉欧并购水井坊已无悬念。

   3月22日,水井坊董秘张宗俊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这次要约收购不以退市为目的。

   不过,公告称,“若本次要约收购期限届满时,社会公众股东持有的水井坊股份总数低于48854570股,即低于水井坊股本总额的10%,水井坊将面临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的风险。”

   显然,水井坊面临着退市风险,公告还提醒说,虽然收购人发出本要约不以终止水井坊的上市地位为目的,但如本次要约收购导致水井坊股权分布不具备《上交所上市规则》项下的上市条件,且收购人未提交股权分布问题解决方案,则水井坊可能终止上市。

  暂无新收购计划

   对于水井坊这个合作伙伴,帝亚吉欧显然很满意。

   傅凌霄告诉本报记者,水井坊201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与前一年相比销售额增长了23%,这是非常喜人的成绩。在国际销售方面,就出口量来说,水井坊出口量占到总销量的10%以上,帝亚吉欧感到很欣慰,也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

   四川全兴集团董事长杨肇基也认为,以放弃全兴集团控股权和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地位来换取水井坊迈进国际市场的门槛,从经济代价和时间效益的比较分析来讲是有客观可行性的。

   据了解,帝亚吉欧为全球第一大烈酒公司,占据了全球烈酒市场份额的30%,而帝亚吉欧目前最大的市场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亚洲相对薄弱。2009财年,帝亚吉欧在全球市场的销售收入达93.1亿欧元,但亚洲市场仅贡献了9.1亿欧元,在全球总销售收入中占净销售额的9.77%。

   有数据显示,预计未来10年,中国白酒业出口增长将达到5%至10%,利润将达到20%。短期来看,预计2012年产值将达到3827.5亿元,收入将达到3190.7亿元。这样巨大的市场,无疑对帝亚吉欧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傅凌霄向本报记者表示,“中国高端白酒是世界上最大并且发展最快的酒品之一,我们与水井坊的合作证明了我们对这个行业的信心,我们对于能继续在中国市场投资持开放态度,但目前我们没有收购计划。”

   “帝亚吉欧的资本优势自不必多讲。”知名酒类专家闫治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评论说,帝亚吉欧作为全球最大的洋酒集团,其在全球的品牌影响力、管理能力、市场网络都对水井坊的进一步发展,乃至国际化战略的顺利推进有积极的意义。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