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或有意扩大信托QDII投资范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6 10:01 来源: 投资者报《投资者报》记者 占昕
202
2012-03-26
《投资者报》记者独家获悉,近来一则“银监会正在考虑和研究是否扩大信托公司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投资范围”的消息在信托业内不胫而走,成为信托公司内部热议的话题。
多位资深信托从业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证实,确已从监管层和多方面听闻此事。本报记者就此向银监会求证,但截至记者发稿前,银监会尚未作出正面回应。
“未来QDII产品的发展,是公司新近讨论的业务。”近日,华宝信托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说,公司已有意向此发展。
寻求差异化发展
之所以信托公司对扩大QDII投资范围抱有极大热忱,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掀起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潮让信托嗅到了新的机遇。
随着近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如何参与中国企业海外实业投资和资产管理,成为信托公司自主创新的新设想,而QDII范围的扩大正赋予了信托这一可能。
“有关扩大信托QDII投资领域的事儿,2011年年底我就有所听闻,银监会肯定是在研究,只是外界不知道。”一位全国型银行系信托公司人士日前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说,“扩大QDII范围,例如实业投资等领域,有助于信托公司的差异化竞争和综合投资优势的发挥,属于业务创新,银监会肯定是鼓励扩大业务范围,增加理财品种。”
据该人士介绍,目前国内的QDII投资范围基本一致,主攻证券品种,出海表现参差不齐,不论是券商系还是银行系,都存在亏多盈少的问题。“就拿银行来说,信托公司与银行竞争,没什么特别的优势,银行做得都不怎么样,更何况信托,因此走差异化路子是一个突破困局的方法。”
一位具有海外投资经验的信托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介绍,与其他金融机构不同,目前的信托系QDII产品以单一资金信托的管理方式为主,针对机构和个人的投资意愿,考虑其风险偏好和个人资产状况,最终设计成一个既能为客户捕捉海外投资机会,又可以根据其状况进行调整的资产组合。
但是,“除了与银行一样,信托会与海外投资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信托公司还更倾向于将自主研发和客户的意愿结合起来。与其他金融机构设计好QDII产品,再集合销售的方式不一样,高起点的投资对信托公司的专业能力要求更高。”
缓解政策禁闭
2011年底,一份由中国平安信托给出的“QDII股权挂钩结构性产品-脸谱(Facebook)未上市股权”募资资料在平安信托高端客户之间流传,意在让中国买家分享Facebook上市的果实,可是,今年初,项目最终折戟,投资者大失所望,“空欢喜”了一场。
从媒体报道的平安信托不止一次的上报申请、增加解释说明、提高投资门槛到Facebook“提前”递交上市申请而“终止”所有未上市股权转让谈判的结果,中国资本最终与该款未上市股权信托QDII产品失之交臂。
而《投资者报》记者从一位一年前曾通过海外途径参与过Facebook投资的人士处了解到,如果报道中平安信托Facebook产品设定的每股收购价格接近35美元的消息为真,这个价格在Facebook早期投资中也不是非常理想,即“中国投资者参与得并不早”。而项目的失败也暴露了国内海外投资渠道不顺畅、不成熟的问题。加之年初以来的海外投资浪潮,信托公司认为这或许是国际化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
海外并购是条专业的道路,除了中外法律法规和地域文化的差异,审批难、周期长;送审严、门槛高;融资难,成本大;服务缺、弯路多等等都成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制度难题,但信托模式在解决自主投资的审批程序上具有优势。
来自有QDII额度的大连华信信托和中诚信托的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介绍,目前的境外直投有金额和目的的限制,而通常情况下,只要在授权的QDII额度内,信托公司为投资者成立信托计划,省去换汇、开户等琐碎细节,用信托代持,以信托产品的名义去投资,借由专业渠道为审批提供了方便,只是业务均与证券相关。
“信托QDII资格和投资范围的开放和研发,对于国内的信托公司具有战略性高度的意义。一则,投资渠道上,信托公司目前都是人民币业务,外币业务扩张是改善境外投资的重要手段;二则,中国企业通过资金形式参与海外资产投资,更隐蔽,事后可通过股权和收益权转让完成长期投资;三则,为民间资本提供更专业的境外投资服务,对金融机构和海外投资发展具有双重意义。”一位北京的信托公司高管对《投资者报》记者分析说。
“眼下,中企的海外并购潮不排除是一个‘抄底’的过程,但‘抄底’也看优质资产和专业能力。”美国福瑞兰德资本公司亚太区董事、中国区总裁王彬冰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QDII的产生,归根结底是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不排除在金融领域完全开放之前,信托以代持的方式,缓解政策禁闭产生的负面效果,将散户投资者的海外投资合法化。
信托QDII需求旺盛
做与不做可能是两重天地,在信托公司看来,对QDII业务扩围的期待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即便是积极准备,也要稳妥推进。
“产品运作过的情况表现不一,有特别好的,也有一般的,但不论做与不做,咨询的人都挺多的。” 中诚信托QDII业务部的人员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投资者“蠢蠢欲动”成为动力之一,信托公司自己也想加速快跑。据一位接近平安信托的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Facebook的失败并未阻止公司QDII业务的发展,平安方面也仍在积极地跟其他公司洽谈接触,只是尚未最终敲定,不好披露。
就《投资者报》记者了解的情况看,目前国内的信托公司主要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没有QDII业务资格的,这占大多数;第二类有QDII资格,但尚未申请额度,这类只有极个别的一两家;第三类是有资格且有额度的。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公布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显示,截止到今年2月29日,信托公司只有中诚信托、上海信托、中海信托、平安信托和大连华信信托获批额度,总计18亿美元。
不过,有额度的公司海外投资的进程却较缓慢,半数以上的公司还处在没做过、做得不多或业务探讨的阶段,甚至部分公司内部连此类产品的规章制度也未出台,而对QDII信托的管理框架则主要基于国家相对信托公司的业务指导及指引政策。
所以,业内相信,如果“扩大信托QDII投资范围”真能成行,势必将成为信托业开启国际投资道路的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