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国搞贸易保护并非正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7 14:5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美国当局针对中国采取的贸易保护举措已经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这些举措包括:对中国输美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惩罚性关税、就稀土问题同中国进行贸易争论,并在参、众两院的一致支持下通过了一份反出口补贴法案。

  对于支持该类举措的论调,中国政府有充足的理由予以驳斥——第一,大多数所谓出口补贴“证据”都是虚假的;第二,美国农产品是世界贸易上补贴最多的出口商品。美国的义愤填膺未免显得荒诞可笑。

  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不应被夸大,这点十分重要。贸易保护主义决非全球经济的主要趋势,也不是中美贸易的主旋律。经济趋势的实际走向以及影响经济的潜在因素均证实了这一点。在世界贸易额整体增加的趋势下,保护措施虽能够左右部分利润,却无法改变世界贸易的重心。

  2008年9月,中国对美出口总额达到经济危机前的最高点。而在此后的三年中,截至2011年9月,中国对美出口总额增加22%;相比之下,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增幅仅为15.4%,同对日本27%的增幅已相差不多。因此,诸如“贸易保护主义成为大趋势”的论调事实上是夸大其辞了,这种言论强调贸易保护行为的个别事例,却忽略了这些个案在世界整体经济中所占的微小比例。

  1929年各国纷纷竖起贸易保护的壁垒,导致了灾难性的经济危机,使世界各国陷入不稳定态势,最终爆发了世界大战。今天的生产规模远远大于1929年时的水平,因经济所引发的灾难更具毁灭性。因此,世界上的一些经济大国都对大尺度的贸易保护行为表示反对。

  在美国,反华的“新保守派”人士对于降低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步伐,具备丰富的政治经验——这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其间,日本和东南亚的“虎体经济”受到打击。然而在这些案例中,贸易保护措施都不是主要的手段。他们的惯常手段往往是先将矛盾重心从经济领域转移到军事和政治领域,因为美国在前者处于劣势,而在后两者上却占据优势。类似手段在美国“转战”太平洋的战略中也得到了沿用。

  在经济领域,美国“新保守派”的惯用手段是强迫别国的货币增值,或强制性减少投资,从而放慢该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他们还要在国内减少外商投资,以减少国内技术转移。这些手段对中国已经用了个遍。

  虽然贸易保护行为值得警惕,但是夸大贸易保护主义程度的言论也不可取。这类言论既缺乏对世界经济主要力量的客观分析,也没能辨清哪些是对中国经济实施的攻击。在全球化进程中竞争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竖起壁垒大打贸易战并非正道。(作者John Ross是伦敦市前副市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本文由刘皓然翻译)

  (责任编辑:杨海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