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山西阳泉“经济模式”的嬗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9 00:41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刘素清

  通讯员 吴柳清 戚鑫报道

  阳春三月,正是桃红柳绿、莺飞燕舞的好时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走进山西省阳泉市,参加走基层、看转型大型采访活动,领略阳泉经济结构转型跨越发展好势头。

  作为山西省最具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阳泉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但是,阳泉并没有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相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阳泉抓住山西综改试验区的大好机遇,先行先试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全市紧紧围绕建设“千亿阳泉、百万新城”的目标,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实现了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按照‘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思路,坚定不移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现代服务多元化。”市长李栋梁如是说。

  目前,阳泉经济发展以“三大基地”建设为重点,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具体而言,以能源产业循环化、材料产业系列化、装备制造产业成套化、先导性产业高端化、现代服务业特色化为指向,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城市的转型跨越发展。

  首先,加快新型能源基地建设,努力构建新型能源产业体系。

  继续做好煤炭这篇文章。加快煤矿升级改造,建设标准化矿井,建成国家级质量标准化矿井1座,省一级6座,其他都达到省二级以上,不能按进度完成技改任务的煤矿,政府将调整和变更主体。积极推进电力工业规模化建设。以淘汰落后、科学布局、节能减排、建设大煤电基地和扩大外送电为重点,增加电力总装机容量,进一步推动电力产业优化升级。

  其次,加快新型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积极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推动新型材料和装备制造业上档升级。

  切实搞好铝工业的系列化生产。以技术创新、节能降耗、延伸链条、联合重组、积聚发展为目标,推进系列化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把阳泉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铝工业基地。

  着力打造耐火产业精细化发展模式。依托资源和能源优势,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相互持股等方式,关小上大,淘汰落后产能,扩大耐火企业的规模。

  积极发展冶金、建筑、陶瓷等新材料产业。推广纳米陶瓷粉等一批高端生产技术。

  加快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继续围绕煤矿机械制造、煤矿电气制造和通用机械制造和工程机械制造“四大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着力培育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产业集群发展,从根本上提升设备成套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再次,加快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按照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的思路,促进服务业优化结构、提高比重、增强竞争力。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稳步推进藏山、狮脑山、冠山、梁家寨、娘子关等一批在建旅游项目。推进组织化、社会化、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完成中岚国际、三晋长远、晋东商贸三大物流园及万通汽配物流园二期等项目的主体建设,积极扩大进出口贸易。

  “从我们煤炭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加快转型,利用当前市场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科技创新等,努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市委书记洪发科坚定地表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