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陶建幸真正“走出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9 01:2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MSN财经](http://stimgcn1.s-msn.com/portal/health/content_v2/buffer.jpg)
王珍
陶建幸在媒体界这一闪,可能在试探做一次人气铺垫,看看人们对于他与春兰的评价。
不过,记者在多期春兰内刊中看到,陶建幸常常在内部讲话,并且十分关注前沿趋势,与他多年来深居简出的风格形成较大反差。
笔者揣摩,这种反差可能映射出春兰集团的一种别样意味:相对于其他同行,它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一种更加市场化的机制。
上述春兰人士的话也流露出,某种程度上,它还有体制的包袱与地域的情结。这可能是它历经波折而继续得以生存,而至今难以长大的原因。
有一个段子是,上世纪90年代,春兰员工工资已达千元,许多员工以自己身为春兰人而骄傲,甚至下班后也不愿脱去带有春兰特色的工装。
记者在生产线上也看到一些过去的痕迹:许多工人年龄较大,已有白发。这与华南家电企业形成了反差。
春兰车间负责人说,春兰挂机空调员工有1500人,其中生产工人1100人、技术人员400人。另有管理人员几十人。所有生产工人都是国企员工,有的已干了几十年。
1973年,春兰生产了国内第一台窗式空调。牌子老、品质稳定是其优势。但与一些南方空调企业相比,春兰无论是生产规模、生产线的现代化程度还是员工激励机制都有差距。
沈华平说,春兰已制订了一个员工薪资“五年倍增”计划,今年元旦开始实施,员工工资今年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0%。“我们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消化。”
它确实也在不断前进。笔者依然愿为这个身在小城、饱经沧桑的企业祝福。不过,笔者更期望它的步子更大一些。我想,也许当陶建幸真正敢于开放、自由地面对公众时,那可能才是春兰真正重新崛起的时刻,而现在还没有到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