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多起收购告吹 中亚能源转向哈萨克斯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9 03:1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尹一杰

   曾就旗下位于突尼斯的石油项目而大肆宣传的中亚能源(00850.HK)并未如其所愿,与此相反的是,这家试图打破资源瓶颈的石油公司的扩张之路也并不平坦。

   3月27日,中亚能源发布公告,称与哈萨克斯坦环球松卡尔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松卡尔”)签订了谅解备忘录。中亚能源或以注资及认购新股份方式,对松卡尔进行投资,并最终持有后者65%的股权。

   这是正陷于亏损泥潭的中亚能源近期来发起的又一宗收购要约,但公告中并未就注资金额进行说明,且双方签署的备忘录也并不具备法律效益,这也就意味着,饱受资金和资源双重制约的中亚能源能否顺利完成该起收购仍尚难定论。

   事实上,受迫于上游开采的中亚能源曾计划借助其位于黑龙江齐齐哈尔的油田区块扩大在该地区的资源版图,此前,中亚能源就意欲收购位于中国最北端的海拉尔油田莫达木吉区块52%的权益。在对收购要约屡屡延期后,今年1月,中亚能源却与卖方达成协议,收购莫达木吉区块52%权益的计划也最终流产。

   大庆油田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莫达木吉区块开采时间较长,且地质结构复杂,开采成本较高,中亚能源即便拿下该区块但后期能否投入充足资金,及是否具备开采技术则同样面临考验。

   “像海拉尔这样的老油田每年都在以5%的速度减产,要稳定产量就必须采用注水、化学剂等方式,加之油层结构复杂,对开采技术的要求也很高。”石油管理干部学院教授王才良对本报记者说。

   上游短板

   号称专注于能源领域的中亚能源目前却不得不接受一个尴尬的现状,其主营业务石油勘探和生产正日渐边缘化,而作为副业的油漆、化工产品及煤炭贸易等业务则成了勉强支撑公司业绩的“救命稻草”。

   截至目前,中亚能源仅在突尼斯和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拥有两个油田开发项目,其中,齐齐哈尔项目是其目前石油业务中唯一稳定的经济来源。

   本报记者了解到,2007年2月,中亚能源获得了东北石油中国发展有限公司51%的权益,从而曲线进入齐齐哈尔富拉尔基油田的石油勘探业务。现阶段,中亚能源已在当地钻有22口油井,其中9口已经在生产中,其余的仍在完井。

   当地石油业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中亚能源在富拉尔基区块的油井日产量均相对较高,但其在该地区的资源量则相对有限。“在大庆这样的油田,20多口井并不算多。”

   富拉尔基区块固然是中亚能源如今维持石油业务的关键筹码,但相比之下,其曾高调宣称的北非突尼斯项目则仍旧未能带来曙光。

   2009年,中亚能源计划收购突尼斯Ksar Hadada Permit 51%股权时,曾在香港电台大卖广告,中亚能源潘森也表示,突尼斯项目先后完成了两口钻井,共计投放了1.09亿港元。

   但中亚能源的北非之旅却不并顺利。

   2011年1月,突尼斯项目运营商Ksar Hadada Permit决定撤出并转让中亚能源的相应权益,此前共计3360平方公里的原许可开采面积合约规定也被放弃,许可证现有余下面积为2252平方公里。

   虽然中亚能源董事会主席潘森表示,被封闭的两口井是由于开采价值不高,并强调这并不代表突尼斯项目告一段落,未来仍会继续进行勘探。但尚未摆脱亏损阴霾的中亚能源能否再度重拳出击则仍充满变数。

   本报记者了解到,中亚能源目前在突尼斯的项目仍处于前期地震勘察阶段。

   多起收购告吹

   中亚能源此前对外宣称的多起收购在漫长拉锯后皆无果而终,这似乎也让此次能否曲线进军哈萨克斯坦蒙上了阴影。

   本报记者了解到,2011年,中亚能源曾计划收购哈尔滨中孚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孚能源”)51%股权,双方于当年4月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中孚能源作为哈尔滨首家经营压缩天然气公司,在当地拥有4个压缩天然气站和一个主要合成天然气站。

   中亚能源试图借助这起收购对其能源业务进行组合,并挤进国内方兴未艾的天然气市场。但随后中亚能源先后两次将这起交易日期押后,截至目前,对中孚能源的收购仍无最终结论。

   事实上,除此外,中亚能源此前还发布了多起涉足收购的公告,但与莫达木吉区块告吹结局一样,收购要约均无功而返。

   2010年7月,中亚能源表示计划收购一家石油技术公司51%的股权,但中途多次延期后,2011年9月,中亚能源最终宣布,终止对这家石油技术公司的收购。本报记者了解到,中亚能源作为民营企业并不具备单独实施钻探、开采的技术水平,其在齐齐哈尔石油项目的油井业务也多为中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承保作业。

   “之前听说要收购的石油技术公司是辽宁的一家公司,但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上述大庆油田人士说。

   进军哈国待考

   虽然中亚能源并未就此次与松卡尔的股权交易细节作出说明,但受困于资金、技术实力,中亚能源的中亚突围也仍面临考验。

   此前,BP发布的一份《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中显示,哈萨克斯坦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398亿桶,高于卡塔尔的268亿桶,更是巴西与阿根廷的总和的两倍以上。出于地缘政治优势,哈萨克斯坦也在近几年内成了中国能源企业相继扎堆投资的聚集地。

   中国哈萨克斯坦商会负责人帖木儿·马尔可夫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目前除中石油、中广核等央企巨头在哈国投资外,数百家中国私营中小企业加入了对哈萨克斯坦的投资热潮。

   但相比中石油等国有巨头先后开出数十亿美元大单,中国民营企业进军哈萨克斯坦的路径则明显更为边缘化。

   “石油产业投入都是巨大的。勘探、开采成本都很高,但民营企业规模较小,很难操作大的项目。”中国石油大学教授董秀成说。

   本报记者了解到,此前依靠吉林油田发家的民营企业MI能源曾于2011年2月通过对当地一家石油公司全资子公司的收购而获得一个面积约为850公里的油田区块。但相比多数国际收购项目,该区块的面积也难称规模,收购金额总计也仅1.7亿美元。

   “民营石油企业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目前都只能是做一些‘边角料’。”董秀成说。

   而对于中亚能源来说,连续两年的亏损也是其海外收购的另一大绊脚石。

   中亚能源2011年中期财报显示,截至9月底,其亏损金额为8595万港元,而2010年,中亚能源则亏损2.62亿港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