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代理扫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30 03:49 来源: 深圳商报

  主持人:胡 蓉

  据多家媒体报道,清明节将至,天津出现了“代理扫墓”业务,业务包含代理痛哭、磕头喊爹妈等。经有关人员透露,该代理扫墓服务报价最高达到两万元,哭10分钟要300块钱。业务老板称目前很繁忙,需要提前预约。还有人在网上开设“代人扫墓”网店,基本业务包括清理墓地、摆放祭品、烧香等,还可应顾客要求量身定做服务。

  代理扫墓需要理解和时间

  郭文婧:代理扫墓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现实原因。由于人类迁徙自由和生产生活范围的扩张,加上社会竞争构成的生存发展压力,亲自扫墓确有诸多不便,委托中介代理扫墓,便成了最现实、最可靠的方案。市场经济与社会分工,让殡葬成了一个社会服务行业,人们也从不理解到现在普遍接受了。“代理扫墓”目前尚无市场掌声,只因人们还没有普遍做好心理准备。

  其实,任何传统的仪式和方式,都是在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只是人们认同和接受有一个过程而已。过去没有网上祭奠的概念,现在不也为人们接受了吗?“代理扫墓”会不会让情感打了折扣呢?愿意出钱请人去“代理扫墓”,不正好说明信仰还存在吗?当然,对那些为了形式而形式的“代理痛哭、磕头喊爹妈等”,还是应该批判。对代理扫墓,评判的标准不应该是固定的仪式和方式,而是要看其中的内涵与信仰是否依然存在。

  “能做不能说”恰证其悖谬

  何勇海:清明扫墓,之所以会成为一种风俗,在于人们本意是要通过这种形式,寄托生者对逝者的哀思。寄托哀思是一件严肃而庄重的事情,应该亲力亲为,怎可假他人之手?与其找人代为祭扫,恐怕还不如把这种哀思放在心里更加珍贵、更为妥当。

  清明扫墓,之所以会成为中华民族的美好传统,在于在扫墓过程中怀念故人、祭奠祖先,传承了一种亲情,弘扬了一种孝道。亲情和孝道不能靠金钱来“发酵”,扫墓显然也不能商业化。国家专门将清明节设立为法定节假日,其用意也在于保护这个美好传统。而那些代理扫墓的“孝子贤孙”,因为没有血脉相连,自然不会有真情流露。离开了真情实感,任何形式的祭扫都是虚假的。据报道,“代人扫墓”业务“有市场、没掌声”,践行者觉得“能做不能说”,“别人知道了,总归不太好”,这恰好证明了它的反风俗和反传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