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选举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31 03:53 来源: 中国经营报

  作者: 龙飞 | 来源: 中国经营报

  编者按/ 汪洋1月份在广东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上表示:“30年前搞改革,主要是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现在搞改革则要打破既有利益格局的制约。如果只是根据这个利益格局决定改革的取向,那么改革就不可能进行下去。”如今,广东开始尝试省委常委差额票决选出干部。

  这是一个选举的“季节”,当农村村委会选举、城市居民委员会选举、香港特首选举令国人目不暇接之时,更重要的一场选举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代表大会已经由远及近。这是一次“换届”的“全会”。值此之季,本报通过解剖公推比选以探究广东政改操作规制、内涵意义。在邓小平南巡20周年的节点,与改革开放相伴而生的广东,能否将改革再次推向纵深并引领全国新一轮改革浪潮,需要时间和决心。

  一线调查

  南国之春 差额票决

  差额票决从来都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我国第一代领导人时期就被列入议程,其后更是反复提及,试点不断。然而现实情况是,所谓的差额票决通常都是最后一道“(使之)合法化的程序”,流于形式,易于操纵。

  全国两会期间,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多番谈及“深化改革”“改革要动真格”。果不其然,3月中下旬广东交出了一份省委厅级干部公推比选、差额票决的答卷。正厅级职位公开比选是国内首次;省委常委一人一票差额选人,也开创全国先河。

  32选1

  “一想到自己的分数直接影响顶头上司的人选,我就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时至3月底,尽管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一职已经尘埃落定,但林伟语(化名)还是有兴奋忐忑交织的复杂情绪,“过年前后,我就听说要作评委。当时流传说选厅干部,没想到居然是(省外经贸厅)厅长”。

  3月6日,来自省外经贸厅机关干部,以及直属单位班子的140个评委都与林伟语一样,屏息静气,在广东省外经贸厅中心会议室“面试”未来上司。这实际上已是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推选的第二轮淘汰赛。

  今年2月10日开始,广东省委组织部决定采用公推比选的方法,选拔该省外经贸厅厅长。这次选拔,首先由省委组织部向外界公开选拔条件,再由各市委、省直单位党委负责推荐。各地级市、省直各单位仅可推荐1人,广州、深圳可荐2人。

  组织部勾勒出的选拔标准较高,除了学历、年龄等因素外,还要求“为现任正厅级或任职满2年的副厅级领导,又或者为现任省属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同时要求“拥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经贸规则和我国外经贸政策,且有外经贸相关的经历”,并且以此为原则,要参选人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尽管门槛不低,可仅仅5天时间,广东各市和省直单位共推荐了32人参选。经过组织部的初步筛选后,有23位官员获得了进入下一轮测试的资格。

  自此,所谓的“四比”流程就此展开。23名官员面对着包括面谈比选、能力测试比选;实地调研;面试比选;组织考察比选四轮考场。广东省委组织部表示:“全过程实行差额比选,按‘多进6、6 进3、3 进2、2 进1’的方式逐轮比选”。

  3进2之后,根据差额考察情况进行差额酝酿,提出2 名建议人选提交省委组织部部务会差额票决;最后是2 进1,差额票决确定1 名拟任人选并按程序报省委审批。

  先策论再竞选

  第一轮属于淘汰率最高的环节,在进行个别面谈和能力测试后,23名官员只有6人能进入下一轮。与惯常的首先以笔试为主不同,这轮首先的关卡是面对组织部的个别面谈,“这轮面谈主要以英文进行,很多人在这个环节就无法过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广东省委组织部官员表示。个别面谈环节考核人选的基本能力素质,而下一步的能力测试环节进一步考核人选对外经贸工作的宏观掌握和英语书面应用能力。

  通过了此轮比选的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蔡允革就透露,个别面谈环节,考官用英文问他:“如何开拓市场多元化”,他必须用英文陈述自己的专业认识。而笔试阶段回答的是如何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整个环节类似古代策论选士。在这两个环节的情况综合后,只有6 人进入调查研究环节。

  3月2日第二轮比选开始,在广东省外经贸厅副厅长马桦的带领下,6名候选人奔赴东莞,开始“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调研”。“汪洋书记说过,什么时候东莞转型成功,就是广东转型的成功。因此,此次调研既是选拔又是头脑风暴。”上述组织部官员透露,经过两轮考察,6名候选人在知识硬件方面已经相当接近,因此调研之旅更展现候选人的思路及实际能力。“我们希望参选人做到3个字:实、深、谋。”广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戎铁文介绍道,如实反映、深入基层、寻谋对策。

  所谓调研,是用1天时间实地考察,再用半天时间写出3000字报告。当天候选人分别与东莞外经贸、检验检疫、海关、外管等部门负责人见面。再与东莞厚街、大朗镇分管外经贸的镇领导座谈,在座的还包括东莞各大企业。当天下午6名候选人又到了两家转型示范企业考察。“反正我说的都是实话。”创晔电子的负责人陈祥麟事后回忆道,包括今年出口额同比大幅下降,人力成本连续攀升等情况都反映给参选人。

  3月6日下午,在调研的基础上,公推比选进入面试环节。面试结束后将再淘汰3人,剩下的将定为差额考察人选。这又回到了开始那一幕,候选人首先向林伟语等长期负责外经贸工作的140名评委介绍自己工作经历,而后就是结合自身经历谈省外经贸厅厅长的“施政纲领”,最后是针对东莞调研期间所作报告的提问环节。

  “6个人都非常厉害,对广东外贸形势的认知都非常深刻。”负责统计外贸各项数据的林伟语表示,竞选人对于各种数据总能顺口道来。当场“评委”询问也并不容易打发,例如有人问如何解决东莞外贸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有人就要求候选人对如何组织开拓新兴市场当场开药方,“哪些人胸有成竹,哪些人空话套话一目了然。”

  面试结束后,评委们要给候选人打上“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的评价,还要就“谁最适合担任省外经贸厅厅长人选”作出选择,但评委们的选择只是作为决策参考。广东省委组织一官员表示,既要比,又要选。评委们的意见很重要,但选拔干部需要更长效的考察机制。“只用短短一个下午的表现而作抉择,可能会让部分讷于言、敏于行的候选人被忽视了。”

  差额票决

  在第二轮淘汰结束后,3名候选人成为考察对象。而后就进入第三阶段,3 进2“主要考核候选人的工作实绩和重点考察‘德’的表现情况”,设置比选规则的组织部官员介绍道,这就包括要求候选人填写家庭财产情况,本人、配偶、子女收入来源,拥有房产情况、是否经商等,“不会向公众公开,但组织部会留存并且核实。”上述官员表示。

  然后组织部根据差额考察情况进行差额酝酿,提出2 名建议人选提交省委组织部部务会差额票决。由于决定权依旧在小范围内,为了防止出现候选人拉关系的情况,由省党代表、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省纪委和省委组织部抽取5名工作人员组成监督小组,全程监控。最后是2 进1,差额票决确定1 名拟任人选并按程序报省委审批。

  3月19日,广东省委组织部发出了《省管干部任前公示通告》,茂名市委常委、高州市委书记郭元强过五关斩六将,成为广东省第一位通过“公推比选”方式选出的省外经贸厅厅长提名人选。这不是郭元强第一次在公选中获胜,8年多前,在广东省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的赛场上,郭元强也是经过三轮笔试、面试、考察脱颖而出,成为广东省质监局副局长。

  同一时间,与郭元强一同公示的还有8位正厅级干部。如果说省外经贸厅厅长的票决战场还主要集中在组织部,这8名正厅级干部规格则更高,直接由省委常委票决出台。

  25选8

  换届年,广东共有省委政法委秘书长和省直机关工委、省编办、省经信委、省人社厅、省国土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8个正职出现空缺。广东决定采取组织提名、全委会民主推荐、常委会差额票决的方式产生提名人选。

  初始提名的方法与公推比选外经贸厅长的方法较为相似,首先由组织部根据政策规定制定产生提名人选的条件以及流程图。2月17日,组织部将这些原则以及工作方案交由省委常委会审议。然后再由广东省委全委会成员以及组织部门根据这些原则推荐人选,按每个职位起码推荐3名候选人的比例进行。

  2月24日,省委常委会再度审议每个职位推荐建议人选名单,下面就进入淘汰环节。与省外经贸厅厅长的重重关卡不同,第一轮筛选由广东省全委会把关。2月27日召开省委全体(扩大)会议,按每个职位进行等额推荐。这意味着,参见推荐人员除了省委委员、候补委员外,还扩大到非省委委员或候补委员的现职副省级干部和地级市市委书记。当中就包括人大、政协、政府等部门的意见。

  所有参与省委全体(扩大)会议的人员都要填写一张推荐票。一人一票,书记与普通委员的权限相同。推荐票的设置也比以往有所创新,不再是封闭式的推荐。票面上除了列出推荐建议人选外,还专门设立了“另选人”栏目,参与推荐的人员如果认为每个职位的三个建议人选均不合乎标准,可以另外推荐人选。

  经过全委会的把关后,省委组织部按照每个职位1∶2的比例,将8个职位的差额人选建议名单缩减到16人。3月1日,将此差额名单交由广东省委常委会票决。在常委会票决阶段,也是实行一人一票,书记与常委的权重一样。票决结果当即在现场公布。

  “严格说来,它还不是选举,而是票决。”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表示,过程中候选人经过了严格繁复的程序才产生,尤其是,不管是选举人还是被选举人,都有其特定的范围限制。“但这开启了正确的方向,是党内民主向前迈进的实质性一步。”

  公推比选只是汪洋主政广东以来进行改革的一个举措。“30年前搞改革,主要是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现在搞改革则要打破既有利益格局的制约。如果只是根据这个利益格局决定改革的取向,那么改革就不可能进行下去。”今年1月4日,汪洋再次在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上表示。

  链接

  目前实行等额选举的,主要有党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书记、副书记,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党的基层组织的书记、副书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实行等额选举。

  广州举措

  今年1月,省委书记汪洋强调,30年前搞改革,主要是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现在搞改革则要打破既有利益格局的制约。

  3月5日省委书记汪洋表示,“政府内部维护部门审批权力的情况,实际上也是利益格局影响改革的表现。广东将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进行放权的试点。”

  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印发《关于支持广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意见》,这是迄今为止国家工商总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改革创新力度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份文件。《意见》提出推动落实在广东设立商标注册分支机构,支持广东在特定区域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

  3月24日,汪洋在佛山调研时要求佛山加大行政体制改革的力度,真正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格局,打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吸收异地务工人员参加社会管理和行政管理,再造竞争新优势。

  法规解读

  (一)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并存。《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正职领导人员……的候选人数一般应多一人,进行差额选举;如果提名的候选人只有一人,也可以等额选举……副职领导人员的候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一人至三人……进行差额选举。”第二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另行选举……副职领导人员时,依照本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差额数,进行差额选举。”第二十五条规定“……补选……,候选人数可以多于应选人数,也可以同应选人数相等。”

  (二)等额选举是有条件的。以上所引用的法律规定,有两个地方出现了“也可以”的提法,一是正职领导人员如果提名的候选人只有一人,也可以等额选举;二是补选,候选人可以多于应选人数,也可以同应选人数相等。应该说,进行等额选举是有条件限制的。

  (三)可以另选他人。选举不同于任免和决定人选的重要标志有两个,一个是代表可以依法联名提出候选人,另一个是可以另选他人。关于可以另选他人的问题,《地方组织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代表对于确定的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其他任何代表或者选民……”

  观点

  东莞市委党校行政法学教研室 郑盛平:

  一是程序设计合理透明,体现了科学性。相比以往的选拔制度,“公推比选”一是既比又选,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不以分数论英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有效减少比选误差;二是采取逐轮差额比选,程序严格保证选拔公正;三是能够降低选人成本、提高选拔效率。

  监督机制公开严明,增强了主动性。公推比选,首先是将过程公开,避免走过场;其次,构筑了内外监督、社会监督和媒体监督有机结合的监督体系,避免施行环节跑偏跑歪。由省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委和省委组织部的5名工作人员组成监督小组,全程监督,做到阳光比选。

  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

  等额选举:指候选人数与应选人数相等的选举。

  差额选举:指候选人数多余应选人数的选举。

  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并存,等额选举是有条件限制的,不管是差额选举还是等额选举都可以另选他人。

  等额选举的优缺点:

  优点: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而且在当选人给民众一个交代的同时也得到法律承认。

  缺点: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使选民误以为当选者事先内定,影响其积极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