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全球大趋势改变金融业格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31 07:05 来源: 金融时报

  袁蓉君

  <正文>=  记者袁蓉君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后,目前全球金融业正处于社会角色、行业结构和商业现状均面临变革的转折点。大部分金融机构发现,现在想要透过动荡的市场看清未来走向很困难,而其生存与成功仍然取决于怎样应对那些改变市场和竞争格局的长期趋势。普华永道3月30日在京发布了一项全球性理论框架——ProjectBlue,包含了从新兴市场崛起及其相互间联动、社会及人口分布变化和自然资源争夺战,到由政府引导经济发展模式在内的几大趋势。普华永道ProjectBlue主创人和全球负责人安德·道森告诉记者,这些趋势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相互影响,如何把握和应对具有极大挑战性。只有那些有远见且能够解读这些趋势的金融机构,才能成为未来的行业领导者。

  据悉,ProjectBlue是普华永道持续跟进金融行业未来发展变化的一个研究项目,其真正意义在于协助决策者们把握当前行动要点,确保其业务模式能够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量新的金融监管法规相继出台,变革的速度和密度前所未有。监管巨变、全球经济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加上世界主要金融市场陷入动荡,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对金融业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那就是普华永道ProjectBlue提出的几大趋势。

  新兴市场的崛起及其互动关联当仁不让地成为第一大趋势。根据普华永道的研究结果,目前南美、非洲、亚洲和中东地区正在形成一个日趋紧密关联的贸易区域,从地理角度看,该区域已可以绕过西方国家进行贸易活动。安德鲁·道森表示,新兴市场的众多商机不言自明,但监管压力和本地竞争也使得进入新兴市场越来越难。对全球性金融机构而言,在新兴市场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其是否可以提供本地竞争对手不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敏锐地理解新兴市场国家的生存发展之道且很好地融入其中。对新兴市场地区的金融机构来说,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提升组织能力,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型。另外,还要构建与所在市场息息相关的商业模式与合作关系,并制定有效的人才战略。

  第二大趋势是人口结构变化、社会及行为方式的转变。安德鲁·道森说,人们对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影响已经进行过很多讨论,但随着世界范围内出生率和人口寿命开始趋同,更巨大的变化将出现在新兴市场国家。人口地域分布的发展变化要求金融企业密切关注,并根据客户群结构的变化调整产品和服务。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而国家在养老方面的投入却不断减少,金融企业的竞争重心很可能从借贷方面转向帮助解决养老退休金的融资和管理。在退休市场消费群体越来越积极主动以及相关信息知识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声誉和信任感将是金融企业保持和巩固市场份额的关键。

  第三大趋势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各领域创新,逐步提升潜在生产力创造全新的投资机遇。当然,这些新兴科技及其衍生产业也会带来新的风险。以数字科技为例,安德鲁·道森介绍,尽管其对金融业的影响比对其他商业领域更慢,但转折点已经到来,增加数字互动能为金融企业带来与客户更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从而提升市场份额并增加利润。同时,数字科技也具有破坏性,其允许新加入者涌入银行业市场,分享最有价值的盈利机会,掌握客户关系的主动权。在数字世界里,银行服务的差异化将更具难度。

  第四大趋势是对自然资源的争夺,这已经与气候变化一样,成为一种完全改变人类生活和企业经营方式的现象。安德鲁·道森认为,这可能会成为政府决策的一个主要驱动因素,即便尚未成为关键因素。同时,它也有可能给理解这种供求变化、懂得如何降低风险的企业,提供新的市场和商业模式。随着环境风险对客户的影响日益增强,需要企业在信贷、风险组合和投资领域进行重新评估。

  第五大趋势是金融危机之后,国家引导的市场经济的崛起已经在政府越来越多地干预金融服务行业和其他经济领域的过程中凸显出来。在为本国的金融、工业和其他生产中心争夺人才、投资和主导地位的过程中,各国政府间的竞争也越来越主动和激烈。

  与金融危机前相比,未来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增长前景将会更加依赖于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的表现又与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公私合作项目投资金额从2002年的500亿美元上升到1700亿美元。因此,普华永道建议金融机构与行业和消费者群体合作,共同影响和塑造政策的制定。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还要与政府保持良好关系,以确保其战略选择与政府的优先发展方向和投资计划相一致。

  目前,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十大银行中有四家是中国的银行。事实上,按照普华永道此前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很可能在2023年就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大规模银行业的经济体。尽管如此,普华永道中国和香港金融服务主管合伙人卓茂文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金融机构有自满的资本,仍需在面临变局时保持谨慎。“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球,金融服务机构面临的首要任务是适应当前经济和市场不稳定的环境。它们需要不断琢磨的问题是:自己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谁是自己最重要的客户群体?十年之后谁会是自己主要的竞争对手?”

  “从‘十二五’规划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将经济结构转型作为了工作重点。在这一环境下,中国的金融服务行业也需要适时调整自身经营模式。除了很快会见效的各种结构性调整措施之外,如果金融企业能够放眼未来,根据世界经济持久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变动做出积极的战略性规划和部署,其必然会更好地把握机会,并取得成功。”卓茂文如是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